* 银监会创新部已上报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方案--消息
* 两套方案中,24家中外资银行分批入场可能性较大--消息
* 中金所暂定国债期货最快于8月16日上市交易
* 银行积极备战,盼参与的具体标准出台
记者 赵红梅
路透香港7月11日 - 在中国国债期货即将推出之际,作为持有国债现货超过65%的主导力量--商业银行如何参与期货市场引发关注。三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称,银监会创新监管部近日已上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两套方案待批,参与的方式和路径还待监管层最后定夺,料第二套方案即24家商业银行分批入场参与可能性较大。
消息人士周四透露,中金所暂定国债期货最快于8月16日上市交易,银监会创新部对试点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提出了两套方案建议,一是将国有、股份制、城商行为主的24家商业银行全部定为首批参与的试点银行,参与模式由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需要自主决定;二是为进一步平衡国债期货上市初期市场各方交易力量,保证市场平稳起步,将对24家商业银行划分为两批试点银行陆续参与。
“先放行一批实力强、风控能力强的大型国有银行进来,随着国债期货市场不断成熟,市场深度和宽度不断增加,再陆续推动更多商业银行进入市场。这种循序渐进、审慎的方案估计更受认可。”消息人士对路透说。
试点参与的商业银行建议名单有,工建农中交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银行则有招商、兴业、民生、浦发、中信、光大银行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包括上海、南京、宁波、杭州银行四家,外资法人银行有3家,汇丰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
“国债期货推出初期也少不了‘主角’商业银行的参与,但两套方案二选一,监管层选择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也相对稳妥。估计本月底银监会就会公布最终参与方案。”上述消息人士表示。
银监会在接受路透查询时对上述消息未予立即置评。
目前业内人士对银行如何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颇有争议,通过成为特别结算会员还是交易结算会员或其他方式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尚待明确,均在等待银监会出台相关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