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华静)食用植物油、婴幼儿奶粉、调味品……这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近日,市质监局公布了第二季度食用植物油、调味品、糕点、婴幼儿奶粉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检查结果显示,食用植物油、白酒、调味品三类产品存在不合格问题。部分企业生产的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酸值、脂肪酸组成不合格;一家白酒企业的产品总脂项目不合格;两家调味品企业的产品部分项目不合格。
婴幼儿奶粉合格率100%
近日,记者从市质监局获悉,为正确履行质监部门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保证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和《山东省食品监督检验工作规范(试行)》、《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监督检验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等规定,市质监局组织开展了食用植物油、婴幼儿配方乳粉、啤酒、白酒、调味品、糕点等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予以公布。
其中婴幼儿奶粉、啤酒等部分产品的实物质量合格率均达到100%。据介绍,本次市质监局共抽查了4家企业的8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及谷粉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100%,其中,1家企业1批次产品的标签不合格;抽查了7家企业的32批次啤酒产品,1家企业未抽到样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100%,1家企业1批次产品的标签不合格;抽查了38家企业的53批次糕点产品,28家企业未抽到样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100%,1家企业1批次产品的标签不合格,标签不合格产品已按有关规定开展后处理工作。
三类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记者了解到,本次质监抽检共抽查了34家企业的37批食用植物油产品, 8家企业未抽到样品。依据GB 1534-2003《花生油》、GB 1535-2003《大豆油》等30项质量指标进行了抽样检验,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1.89%。其中,青岛万里江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十相自在食品有限公司、太阳石(青岛)植物油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3批产品的过氧化值、酸值、脂肪酸组成不合格。
另外,市质监局抽查了15家企业的23批次白酒产品,8家企业未抽到样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5.65%,其中有1家企业的产品总脂项目不合格。抽查了55家企业的125批调味料产品,51家企业未抽到样品,依据相关标准,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8.4%,其中,青岛奥吉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麻辣干锅浓缩调料的产品食盐(以NaC1计)、酸不溶灰分、总灰分项目不合格;青岛琪贝尔食品有限公司的超浓缩回味王谷氨酸钠、总氮(以N计)项目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