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7月9日 - 在与美国签署相关合作备忘录两个月后,中国证监会已完成一家中资概念股公司的会计底稿整理工作,并准备向美国证监会提供底稿,这是其首次对外提供会计底稿,标志着两国会计审计跨境执法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近年来,美国做空机构频频将目标瞄准中国公司,开始了做空中概股浪潮,引发大面积抛售,一批中概股停牌乃至私有化。数据显示,相比2010年全年40多家中国企业在美国首次公开发行(IPO)的顶峰时期,不到两年时间,不仅赴美上市企业骤减,一些中概股涌起一股私有化退市潮。
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遭做空也引起美国证监会注意。由于无法取得相关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美国证监会对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提起了诉讼,导致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再次遭遇信任危机。
上海证券报周二引述中国证监会负责人称,境外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监管合作渠道向中国提出协查请求。在中国证监会提供会计工作底稿后,美国起诉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理由就不存在,美国应妥善处理涉及诉讼问题。监管合作渠道的畅通,将有效解决中美会计跨境审计监管的有关纠纷。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下一步,对于美方及其他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相关请求,履行相关程序后也会予以满足。另外,此次提供会计底稿还表明了中国证监会在打击证券期货市场犯罪、维护市场诚信,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决心和信心。
报导并引述业内专家指出,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未经监管部门许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会计底稿,必须通过监管合作渠道才能提供。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中国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签署执法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展会计审计跨境执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