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把兴工富县列为全县 ‘十二五’时期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同时把啤酒产业作为全县 ‘十二五’时期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培植,可不要小看这两个三分之一,县里可是拿出认识认真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扶持啤酒产业发展的,概括起来说就是采取 ‘三个一’举措培强啤酒产业”,南华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局长高应刚在办公室里说。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了“三个一”举措的详细内容,即:一是落实一套政策解难题。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自2002年11月收购原德力高啤酒企业组建成立以来,南华县在企业建厂、生产、技改扩建等环节,全面落实内容含土地利用、项目建设、鼓励措施的《南华县投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减低企业入驻南华的条件和生产经营的成本。针对企业起步阶段资金运转困难的实际,实行税收减免和水价优惠等制度,让企业轻装上阵。二是选派一批人才拓市场。实行县级领导助企促销制度和委派科级领导担任经理助理制度,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从2007年开始,县委、政府每年确定10名县级领导帮助企业协调拓展州内各县(市)的啤酒销售市场;委派20名科级干部到企业担任经理助理,帮助拓展县内和州内市场。实行企业聘请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企业顾问制度,由10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帮助企业开拓县内农村市场,聘期每届3年。选派入企的领导干部除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外,还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扶持一笔资金增实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召开政企、银企、政银座谈会,互通情况,建立互信、互利、合作、共赢关系。2006年2月,公司投资2.3亿元,进行年产20万吨啤酒生产线技改扩建,2007年5月正式投产,当年成为县内单个产值上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企业。该县按照省、州要求,结合企业发展困难实际,在督促指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的同时,积极参与协调,争取金融部门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先后帮助公司争取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等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确保了年产20万吨啤酒生产线项目顺利推进和企业正常运行。据统计,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自2002年11月组建以来,累计生产啤酒68.3万吨,实现产值23.39亿元。
在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啤酒生产车间,公司办公室主任肖华贤说:“‘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增强融资能力,完善配套生产设施设备,加快20万吨/年啤酒生产线扩能技改及节能改造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坚持纯麦酿造,努力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尽快实现设计产能目标。并以公司为龙头,大力推广和发展啤酒大麦种植及加工技术,支持麦芽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延伸啤酒产业链,努力把啤酒产业培育成为全州重要的绿色消费品工业”。(代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