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书囊括感冒、痛风、哮喘、偏头痛、胃溃疡等内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痔疮、腰椎间盘突出等外科疾病,以及口臭、失眠、便秘、关节疼痛、手颤等其他疾病,共计36种,每一种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疾病,每一种都看似可大可小,但足以影响您的健康,不容忽视。针对每种病症,作者都从表及里,从外到内,向你娓娓道来发病机理、如何迅速辨认、如何高效治疗。更为重要的是,在传递医学常识,讲述独到经验的同时,作者还从中医、西医的不同角度,提供了便捷、实用的自我治愈建议,使得本书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更为显著。
本文摘自《可大可小的常见病,轻松就搞定》 作者:朱晓平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6
什么标准才是真正的肥胖?肥胖者患什么病几率高?
老婆最近稍微胖了一点,有减肥的念头。
这天她带回来一张美容院的宣传单,上面的广告词是:“一天瘦五斤,无效退款!”
这样的广告词确实令人心动,不过我一口就否决了她申请款项的企图。
一天瘦五斤是做得到的,举重运动员为了参加某个体重级别的比赛,一样可以在一两天内把自己的体重降上一大截。
但这样的减肥,其实减的只是“水”。
老婆很不甘心地缠着我要钱,我只好给她详细解释了一下减肥的原理。
听完她就把那张宣传单给扔掉了。
我心里暗喜:成功省去数千大元!
这年月,胖子是越来越多了,减肥也成了颇为时髦的名词。
肥胖虽然极为人们所熟悉,但许多人对之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有碍观瞻,走在大街上影响市容,因此女性对之格外敏感,甚至深恶痛绝,但男性对此则并不会太过在意。
其实肥胖还有更大的危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者患这“三高”病的机会要远远大于正常体重者。
短期的“三高”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但长此以往,就会加剧动脉硬化,继而可能导致脑梗死、冠心病等。
与影响美观相比,这才是最重要的危害。虽然这种危害总得要若干年后才能表现出来,但肥胖者如果想想,若干年后其他同龄的瘦人安然无恙,自己却有更高的概率病患重重,相信这种感觉就像是头上悬了柄“达摩克利斯剑”,相当不是个滋味。
我们身边的胖子,绝大部分在医学上都属于“单纯性肥胖”,意思是说,这些人肥胖是因为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再说得通俗点就是吃得多、动得少,结果体内能量过多,那怎么办呢?只好转换为脂肪贮存起来,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体重超标。
本篇所讲的,就是单纯性肥胖。
光凭感觉来判断肥胖是靠不住的
如果胖得厉害,那诊断就很容易,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对于有点儿胖,但细瞅起来又不算太肥的人呢,只靠肉眼看就不好说了。在临床上,我甚至经常会见到一些瘦得像根竹竿的女孩还总叫着自己太肥,强烈要求医生帮她减肥。
这说明光靠视觉或者感觉来判断肥胖与否是靠不住的,所以国际上定了以下的诊断标准:
最简便而且最常用的: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比如我本人体重为65kg,身高为1.70m,那么本人的BMI就是65/1.702,亦即BMI=22.5。
国外诊断标准为:BMI为25为正常上限,BMI为25~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这虽然是国际惯例,却不见得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我国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对24万人资料的横面分析和对7万多人的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于2001年提出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认为中国人BMI在18.5~23.9为适宜范围,24.0~27.9为超重,28.0以上为肥胖。
虽然我本人肚子上也有点儿肥肉,勉强算是戴了个小号救生圈,有时候夫人或者同事也会笑我是个肥佬,但不管是以国外还是国内的标准为据,本人的BMI22.5都属于正常范围,绝对不属于肥胖范围。这再次说明:光凭感觉来判断肥胖是靠不住的。
BMI测定非常简单,但也有其局限性,对于骨骼较粗,或者肌肉非常发达者,像练体操的运动员、拳击手等就不适用,这些人如果测BMI肯定属于超标,但实际上他们满身都是瘦肉,脂肪极少。所以对于这类人群,还应该采用腰围这个指标才能判断他们肥胖与否。
腰围测起来很简单,但也挺有讲究,正规的测量方法是:被测者要直立,两脚分开30~40cm,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放在右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环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进行测量。
有一点要非常注意,测量腰围时一定要在呼吸末了时进行,也就是说要吐出一口气后屏住呼吸进行测量,这样的读数才是准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亚太地区如果男性腰围90cm(2尺7寸),女性腰围80cm(2尺4寸)就算是肥胖了。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理很简单:吃得太多。能量过多地进入体内,又消耗不完,那该怎么办呢?就像我们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太多,又花不完,那就会存进银行。同样地,在人体里,用不完的能量就会转换成脂肪贮存起来,而且是首先在腹部存放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一说到胖子,大家脑海里马上就会闪现出“大腹便便”的成语的原因。
为什么脂肪会首先在腹部积聚呢?原因很简单,近嘛。能量是在胃肠道吸收的,没地方使用,那就先在肠子周围存起来了。另外一个原因是腹腔里其实有很大的空间,首先在这里存储脂肪,倒也算是不影响美观。
实习时曾在外科见过一个超级胖子做阑尾炎手术,打开他的肚子后才知道什么叫作真正的“肥肠”在他那九曲十八弯的肠子上,像丰收的葡萄般挂满了脂肪,如果拿起来做道铁板肥肠,相信味道绝对一流。
近年来人们对于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理又有了些新的认识,即认为肥胖者在下丘脑处摄食中枢的神经细胞过于兴奋,所以患者总会有想吃东西的欲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胖子明明知道会越吃越肥,却总管不住自己的口,看到美食就会激动万分、暴食无度的原因。
越肥的人摄食中枢就越兴奋,这倒挺有意思,不过如果想想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也就会不足为怪:每个人都喜欢钱,都喜欢多拿钱,而且银行账户上存的数字越大,就会越有兴趣、越有信心地去吸纳更多的钱,使银行账户上的数字继续攀升。摄食中枢也是这样,吃得越多,它就越高兴,越想再多吃点,没有人会嫌钱少,对于摄食中枢来说,则是永远不会嫌吃得太多。
“一天瘦五斤,无效退款”的速效减肥法,你敢去试吗?
根据以上所说的机制,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理其实很简单:减少能量的摄入,增加能量的消耗。当摄入小于消耗时,之前存储的脂肪就会被动用,减肥就这样成功了。
就像咱们的政府,看到银行里老百姓的存款非常多,于是不断搞改革,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每改一次,咱老百姓就多了个花钱的去处,银行的存款也就下降了,内需拉动了,GDP上去了。
虽然政府希望咱老百姓去银行把存款提出来,但这个速度也不能太快,倘若大家都一窝蜂去提款,那不管是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还是建设银行(601939,股吧),都非得给提得破产不可。同样地,要把人体脂肪减少,速度也不能够过快,这是因为脂肪分解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一旦分解过快,大量的酸性物质充斥于血液中,就会造成严重的酸碱不平衡、电解质紊乱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我见过好几个小姑娘的病案,她们急于减肥,于是几天几夜都不吃饭,连水都尽量少喝,希望能够急速瘦身。由于没有食物补充,身体只好大量动用储存的脂肪,结果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导致了机体内部酸碱平衡紊乱,最终这些小姑娘均因为晕倒被送进了医院。自己还没瘦下来,父母的钱包倒支出了一大笔,反倒是钱包急速瘦身成功。
如果脂肪不能够迅速地被消耗,那为什么街头有些美容院(采取手术吸脂的整容医院除外)胆敢信誓旦旦,打出“一天瘦五斤,无效退款”这样的招牌呢?一天消耗五斤脂肪?这得释放多少酸性物质啊!输入血管后这血液准得跟硫酸一样浓,难道他们就不怕闹出人命?
放心,这五斤东西大部分是水,我们人体大部分是由水分组成的,如果像潜水艇那样尽快把水排走,体重肯定就会迅速降下来。所以只要给你蒸蒸桑拿,搞些通大便、利小便的药,再等水分大量地从皮肤、呼吸道、尿道、肠道排走,体重就会迅速下降。
这样的瘦身是没有意义的,脂肪基本没消耗,水分却会大量失去,这样的减肥,只能叫作“减水”而已。
所以,如果真想减肥,真想减去脂肪,那就不要心急如焚,而是要有耐心。国际上一般认为,每个月减去3~5kg已算是疗效显著。要是想急速减脂肪,那么只有去做抽脂手术这一条路,但挨刀子的滋味相当不好受,所以我们还是按照下面的方法来进行绿色减肥吧!
1.?减少能量摄入
肉类、啤酒这种食物,均含有高能量,吃得越少,能量摄入就越少。
胖子基本上都是肉食动物,如果想快点减肥,那就要尽可能把自己变成素食者,多吃青菜少吃肉。植物含的热量都不算高,多吃点把胃撑满了,下丘脑摄食中枢就会得到胃传来的信号,不再兴奋,人也就没有再进食的欲望了。另外,植物里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以刺激、加速肠子的蠕动,使食物尽快通过肠道排出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少了,食物中的能量被吸收的机会自然就会相应减少,能量摄入也就愈发下降。
2.?加强能量消耗
每天要运动至少15分钟,最好是半个小时以上,而且运动必须要达到出汗的程度,这样才能有效。我身边许多朋友也想减肥,于是每个星期都开车去踢足球,虽然踢得满身大汗,但是毕竟只有每周一次,这么低频率的运动对于减肥而言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3.?穴位刺激
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丰隆。
中医学认为,脾胃功能失常是肥胖病的关键原因。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腐熟水谷,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脾胃功能正常,水谷精微输布,转化也通畅条达;脾胃功能异常,水谷精微布化失常,则会导致肥胖的发生。
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丰隆,这几个穴位都是脾经、胃经的穴位,经常按摩它们,从中医学来说就能够调节脾胃,使水谷精微布化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我们不可能一天没事干,总是按摩这几个穴位,所以医生们发明了耳穴疗法,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在耳穴上,这样耳穴就能长期受到刺激,睡梦中都能得到治疗。
常用的耳穴有以下几个:饥点、交感、胃、肠。
王不留行籽是一种中药,得去药店或者医院买,想省事的话可以这样做:家里一般都有藿香正气丸吧,将那个小药丸用胶布贴上同样有效。不过它有个很大的缺点,这种药丸沾水就会溶化(毕竟它本来是要吃进肚里的),所以热天出汗时或是洗澡时如果没有把药丸取下,那很可能你一照镜子就会发现有一道棕色的溶液正顺着耳朵往下流,因此这一点须注意。
贴上耳穴后,最好是经常按摩,按摩到穴位处有酸酸的感觉即可,如果不能经常按摩,起码应当做到于三餐前进行。
如果实在懒得这样做,那么就去医院做做穴位埋线吧,医生会在穴位处埋入一根羊肠线,这东西就是做手术时缝合伤口用的缝线,能够在一两周内完全自行吸收。不过在它被吸收前,它将一直刺激着穴位,持续地起到治疗效果,特别适合于想减肥而又“懒”不从心的人。
穴位治疗为什么能够起到减肥的效果呢?
有以下几点原理:
(1)抑制下丘脑摄食中枢神经兴奋:这个中枢被抑制了,进食的欲望就会减少,吃得少些,摄入的能量自然就能够降低。
比如耳穴中的“饥点”,就是一个专门针对下丘脑摄食中枢的穴位,通过穴位治疗能够直接将其抑制。
(2)加强体内代谢速度:穴位治疗后,即使你根本不活动,机体的能量代谢也会明显加快,能量消耗得快,脂肪就会被尽可能地动用起来。
(3)促进肠道蠕动:我们的肠子一天24小时都在蠕动,每次蠕动都会发出声音,同时把食物往下推动,朝着肛门处进发直至最后排出。
食物被吃进去后,在胃部只是简单地消化一下,吸收主要是在肠道,吸收可是需要时间的,肠道动得越快,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就越短,被吸收的就会越少,能量摄入得自然也就越少。
肠道蠕动的快慢可以通过听肠鸣音来判断。我们在肚子特别饿的时候,会听到肚子里发出“咕咕咕”的叫声,这就是肠鸣音,但一般情况下肠鸣音并没有这么大声,需要用听诊器放在肚皮上才能闻及。
我曾经专门做过试验,在给病人做针灸前,先用听诊器听听他的肠鸣音一分钟有多少次,在治疗减肥的穴位上针刺后,再听听肠鸣音。一般来说,针刺后肠鸣音能增加50%,也就是说如果之前一分钟能听到4次,针刺完后就能听到6次以上。
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凭借医疗知识得到金钱回报的经历。那是上大三时,一天母亲的朋友来家里串门,这位朋友人称“肥姨”,银行里存了不少款子,身上自然也存了不少脂肪,闲聊期间,她突然问我能不能帮她减减肥。当时我正好学完针灸学,也很愿意找个小白鼠来做做试验,小试牛刀,家中正好没有针,但王不留行籽还有几颗,于是就帮她贴了上面说的那几个耳穴,并教了她上面说的那几个穴位的按摩方法。
这事完了后肥姨有一个多月都没来,等我快把这事给忘掉的时候,她又来串门了,见面时我吓了一跳,一月不见,如隔三秋,肥姨已经瘦了一圈!肥姨见到我时眉开眼笑,连连赞我手段高明,说当天晚上回去就感觉有变化,肚子里咕咕地响,去厕所拉的大便“不同凡响”,平常是黄色,当天拉的却有不少白色物质,后来的日子里,体重慢慢下降,肚子上的脂肪越来越少……
我看看她的耳朵,天,那几个穴位还贴着胶布呢,不过颜色似乎不是我当天给她贴的那种。
“那当然啦,”肥姨道,“你那胶布容易掉,我专门买了点更好的胶布,隔几天就自己重新贴一次呢。”
肥姨一边说一边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塞给我,说是作为我的诊金。这在当年对于我这个穷学生来说绝对是笔巨款,虽然从小受到的革命教育告诉我要视钱财如粪土,但这堆粪土实在太诱人了些,于是在得到母亲允许且又假情假意地推托了两下后,我心满意足地收下了这张百元巨款。
这也算是我掘到的第N桶金了,呵呵。
4.?药物
市面上还有卖各种减肥药的,其实也有效果。
减肥药中一类是西药,如“曲美”这些,其作用就是直接作用于摄食中枢,使其兴奋性下降,所以吃了这个药后就不想吃饭了。
还有一类是中药,典型的如“排毒养颜胶囊”,这类药主要有通便作用,能够促进肠蠕动,使人体对能量的吸收减少。
我个人是不建议服用这些药物的,西药的副作用肯定是有的,我的朋友中就有几个因吃西药减肥而出现头晕、心慌,停药后才恢复正常。
至于长期吃通便的中药,最大的问题是在停药后可能会引起便秘。
通便药的原理是刺激肠道,长此以往,肠道就会慢慢适应了被通便药物刺激,并且对通便药产生依赖性。
因此一旦哪天停了药,肠道反而不适应了,蠕动可能会明显下降。
这就好比你每晚睡觉前弄了个闹钟,每天早上7点钟被闹钟闹醒,然后起床上班,长此以往,你已经完全依赖于闹钟了,结果就是,一旦哪天闹钟突然没电失声,那么你十有八九是醒不过来的。
我们可以一辈子都使用闹钟叫我们起床,但有可能一辈子都吃通便药吗?
所以,那些减肥的药物,能少吃就少吃。
还是应当首先使用上面讲的那些绿色疗法。
当然,如果你很懒,不愿意按上面说的去做,那就只好吃药吧!
朱大夫掏心话
单纯性肥胖要减下来并恢复苗条身材其实并不难,如何长期保持这份苗条才是难点。
不过只要弄清楚肥胖的原理,再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保持苗条其实也就能够水到渠成。
关键是你愿不愿去做。
多运动,少暴饮暴食,让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保持平衡状态,就肯定不会肥胖。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我希望你起码能够做到这一点:
经常自己按摩一下穴位,比如天枢穴,就在肚子上,按摩起来很方便的。每当你坐久了,或者刚吃完一顿大餐,按摩一会儿天枢穴,或者起码揉一会儿肚子,都会有作用的。
但有一种观念是很不正确的,经常会有病人这样问我:“医生,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彻底消除肥胖,不反弹啊?”
她的意思我很明白,就是希望我能承诺,给她减下来后,她就能够一劳永逸,保证以后再也不会重新肥胖起来。
这是不可能的,有这种想法的,要尽快彻底给自己洗脑,抛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
因为我们不可能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减肥成功后,如果你又重新大吃大喝,使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那多余的能量必然还是会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