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3日 - 继中国国家审计署上周公布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后,中国国务院本周常务会议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要求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政府带头过“紧日子”。
中国政府网报导,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三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会议指出,以审计后整改为契机,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特别是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
“同时要坚决把扶贫、社保资金等群众的“保命钱”看住。把积极财政政策发挥好、运用好。”
会议强调,要痛下决心去除“顽疾”、根除“病灶”,对每项整改工作都要有严格的时限要求。要把整改作为推进改革的“催化剂”,倒逼预算管理、审批制度、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新通过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强调,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同时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