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啤酒用米以进口大米大量替代早籼米

2013-07-03 09:573020
 预计今年湖北省新季早籼稻收购价可能低开,收购价格会在1.25~1.30元/斤之间,启动托市预案的可能性较大。后期很有可能在最低收购价附近保持小幅波动,天气、进口和国家政策将成为早籼稻市场的主要看点。
  
  近年,国内早籼稻价格总体保持震荡走高态势,进入2013年后,价格出现反转趋势,持续震荡走低。
  
  目前,离早籼稻上市仍有一段时间,在天气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产量仍难准确定论,在低价进口大米持续影响下,早籼稻市场转好预期不强。预计今年湖北省早稻面积增加
  
  据该省农业部门信息,2013年全省积极推进“单改双”,发展双季稻,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升粮食产能,通过示范推广早稻集中育秧、机插秧等方式,发挥集中育秧省秧田、省用种、省劳力、省投入、适合机插、增加单产的“四省一适一增”的效应,增加早稻播种面积,预计播种面积达到577万亩,较上年提高50万亩。
  
  进口低价米持续打压国内米价

  自2012年3月以来,进口大米以低价、量大冲击市场。进口到港均价480美元/吨(约合3050元/吨)。浙江米粉企业越南米进厂价约3400元/吨,同期国产早籼米3800元/吨。进口大米以价格优势大量替代早籼米工业用量,在米粉和啤酒米用量上替代最为明显,其中河粉用早籼米替代达到70%以上。大米进口从少量高端米向大量低端米开放,导致国内供应格局及价格预期发生变化,消费领域重叠致早籼米消费减少,早籼米消费下降削弱早籼稻价格上行的动力。
  
  目前,越南新季稻谷已上市,运到广西南宁市场价格为2400元/吨,低于国内早籼稻价格。往年,广西、云南等地都会在湖南、江西产区收购早籼稻进行储备、加工。目前,由于价格优势,部分企业采用越南稻谷取代国内早籼稻进行储备、加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早籼稻价格的上涨。目前国内工业用粮大部分都被进口米取代,后期如得不到有效控制,湖北省内稻米市场将会更加疲软。
  
  政策对稻谷价格形成主要支撑

  国家已连续6年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与2007年相比,早籼稻提高88.6%,中晚籼稻提高87.5%,粳稻增幅最大,实现了翻番。
  
  从2013年6月的行情看,湖北、安徽、湖南普通品种中等质量标准的早籼稻收购价为1.25~1.30元/斤,中晚籼稻1.27~1.34元/斤,东北粳稻1.45~1.50元/斤,收购价都略低于公布的最低收购价。加之目前早籼稻库存高的企业急于腾空仓库准备收购新季早籼稻,市场供应压力增大,购销清淡,价格呈下行趋势。因此,201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将对市场形势形成强力的底部支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