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2月9日-12月15日),国内稻谷市场强势格局已经确立,受货源紧张、后市看好等因素影响,销区大米价格出现较大涨幅,米厂惜售心理明显增强。本周,国家继续举办最低收购价早稻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售52.39万吨,实际成交37.47万吨。据统计,至此,国家举办的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已累计成交早稻达332万吨。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本周,国内稻米价格依然稳中有涨,其中,黑龙江虎林粳稻火车板价1680元/吨,浙江上虞标一晚粳米批发价2580元/吨,与上周持平;江西抚州3等晚籼稻收购价1560元/吨,涨20元/吨;福建福州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540元/吨,持平;广东德庆3等早籼稻入库价1700元/吨,涨60元/吨;湖北华中市场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240元/吨,涨40元/吨。
一周要闻回顾:
★国家发改委:12月上旬产区早稻价格微跌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跟踪监测,12月上旬,我国粮食主产区早籼稻价格继续小幅下降,其他品种粮食价格继续上涨。其中,早籼稻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每百斤(下同)为73.83元,下降0.49%;销售价为75.72元,下降1.21%。几个主产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平均价格为73.91元,下降0.02%。其中,湖北省收购价73元,湖南省71.16元,持平;福建省77.66元,上升0.65%。晚籼稻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76.74元,上升0.81%;销售价79.39元,上升0.72%。几个主产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平均价格为78.92元,上升1%。其中,江西省收购价72.57元,持平;四川省74.41元,上升0.34%;安徽省73.96元,上升0.46%;广东省84.38元,上升0.90%。粳稻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89.94元,上升0.91%;销售价93.76元,上升0.98%。其中,黑龙江省收购价93.91元,上升1.04%。
★黑龙江东部地区新稻价格稳中略跌 12月14日,黑龙江东部地区水稻市场价格稳中趋低,地区之间价格有所差异。其中,佳木斯地区农户及家庭农场普通中等水稻出手价0.82-0.83元/斤,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价0.85-0.86元/斤;双鸭山地区农户及家庭农场出手价0.81-0.82元/斤,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价0.84-0.85元/斤;建三江、同江、抚远等地农户及家庭农场出手价0.79-0.81元/斤,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价0.83元-0.84/斤。目前,各地水稻上市数量持续增加,但收购活动依然比较谨慎,一方面是各地水稻质量不同价格也表现各异,特别是普通水稻和优质水稻价差较大;二是大米需求偏淡,难以拉动收购数量的持续上升;三是农户及家庭农场对水稻期望值较高,观望情绪较浓,出手状况仍然不够理想。目前,各地大米加工企业开工有所减少,主要是中小企业大米库存较多,市场需求不旺。其中,三等普通大米出厂价1.30-1.32元/斤,市场价1.40-1.45元/斤,较前期有所降低;二等普通大米出厂价1.36-1.37元/斤,市场价1.50-1.55元/斤;一等优质大米出厂价1.44-1.45元/斤,市场价1.60-1.65元/斤,基本持平。
★最低收购价早稻竞价交易成交率71.5% 12月13日,最低收购价早籼稻竞价销售交易会在安徽合肥及江西九江两个市场顺利举行,本次交易计划销售量为52.39万吨,实际成交37.47万吨,总成交率71.52%。分省成交情况:湖南计划拍卖数量19.09万吨,实际成交量15.08万吨,成交率78.99%,最高成交价1550元/吨,最低1460元/吨,均价1473元/吨。湖北计划拍卖数量5.05万吨,实际成交量0.25万吨,均以起报价1460元/吨成交。安徽计划拍卖数量5.43万吨,实际成交量1.97 万吨,均以起报价1460元/吨成交。江西计划拍卖数量22.83万吨,实际成交量20.17万吨,成交率88.39%,最高成交价1550元/吨,最低1460元/吨,均价1466元/吨。
★江苏地区粳稻收购价格整体稳中回升 据市场监测显示,目前,江苏北部地区17%水分收购价为1600-1620元/吨;姜堰地区大米市场批发价2400元/吨;兴化地区大米批发价2340元/吨;新沂地区粳稻收购价1800元/吨,水分16%;东海地区徐稻3号收购价1820元/吨,出糙率为80%,水分17%以内,大米批发价2520元/吨,均保持稳定,购销较为清淡。据了解,进入12月以来,本省粳稻收购价延续上月涨势,而粳米出厂价趋于稳定。粳稻上涨原因主要是受稻谷与玉米、小麦之间性价比关系失调,农户惜售心理强烈,造成收购企业很难收到粮食,而目前收储企业为完成轮换任务,不得不进入市场采购,从而共同抬升收购价格。
★湖南市场早籼稻购销价格将持续上涨 据市场监测显示,12月上旬,湖南市场早籼稻收购价格稳中有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标准品、混等平均收购价分别为71.13元/50公斤、70.79元/50公斤,较11月下旬(下同)上涨0.12元/50公斤、0.09元/50公斤;非国有粮食企业标准品、混等平均收购价分别为71.02元/50公斤、70.91元/50公斤,均上涨0.13元/50公斤。在收购价上涨的同时,该省早稻销售价也出现上扬。其中,国有粮食企业中等早稻销售价72.62元/50公斤,上涨0.12元/50公斤;非国有粮食企业73.31元/50公斤,上涨0.37元/50公斤。业内人士分析,受近期早籼稻市场供应偏紧、需求增加影响,预计短期湖南地区早稻购销价格还将持续小幅上涨。
市场分析预测:
★南方稻米市场正处于良性上行通道 目前,国内稻米市场强势行情有所趋缓,多数地区稻米价格仍呈稳中略升,尤其是南方地区,今年走出了一轮与前两年截然不同的行情走势。据了解,近期,销区大米价格明显上涨,原因主要是产区稻谷货源趋少,农民惜售情绪高涨,企业采购成本不断提升;另外,前期产区稻、米市场走势表现不同步,加工企业获利不足,开工积极性不高,致使市场流通量明显减少,大米价格合理回升。同时,由于前期大米市场行情相对清淡,多数米厂原料库存水平同比偏低,而随着稻谷价格的持续强势上行,原料市场供应紧张程度不断加剧,部分地区出现有价无市局面。目前,市场各方对后市稻米价格上涨普遍持认同态度,尤其是从今年新稻的实际市场收购情况及当前产销区库存水平来看,短时间内国家大量拍卖中晚稻的难度较大,预计后期南方稻谷市场货源将进一步趋紧。总体来看,南方稻米市场正处于良性上行通道,市场供需状况有利于价格继续上行,而政府宏观调控尚未实施,也给稻米价格上涨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