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周颖/文
吃龙虾的季节又来了,过瘾。
龙虾这东西,全国都有,不同的地方叫法各不相同。在北京,叫麻小;在东北,叫虫剌蛄;在深圳,叫小龙虾;在长沙,叫口味虾;而在武汉,则叫虾球……
六月,龙虾开始变得肥美起来。这种产自池塘里的黑红色生物,有很硬的壳,一双巨大的长螯,看上去张牙舞爪。然而它的美味与丑陋却是成反比的,好吃的白肉聚集在下半身里,上半身则充满淡黄色的膏油。
十三香小龙虾、蒜香小龙虾、秘制小龙虾……为了吃上肥美的小龙虾,“龙虾控”们已整整等待了一个冬季,如今肥美小龙虾终于开始“爬”出来了。有人说,吃龙虾一顿少于四斤的人,都是吃货中的败类。可见,爱好龙虾者,大有人在。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用油盐、辣椒、葱蒜、胡椒烹煮之后,自然蜷曲成一个通红的圆球,内里的肉质甘美异常,拈起一枚,翘着手指慢慢地剥开红色的壳,然后用牙齿衔住肉,轻轻地一拉,美味全是你的了。
但是,虽然小龙虾美味营养高,近年来却因为其“生存环境”而饱受诟病。同时,街边小龙虾摊上的健康和卫生问题也被很多人反复提起,新鲜度,洗虾粉,以及炒制时放置的食品添加剂……都成为食客们吃龙虾时心里小小的“阴影”。
所以,一些“龙虾控”开始自己买虾做虾。在家里做或者去店里吃,到底哪个更有“优势”,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价格PK: 据了解,龙虾馆的利润超过100%,卖一只虾子,要赚一碗蛋炒饭,稍大一些,体重超过八钱的龙虾,如今饭馆卖到八元每只。而去年六七月份的菜场价格,一两左右的小龙虾,只要24元/斤,哪个划算一看便知。
口味PK: 自己家里烧龙虾,因为火小温度不够,所以想入味和完全煮熟,就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所以,吃起来,口感肯定是没有龙虾馆那么紧致Q弹。
至于肠线,抽掉会不会影响口感?答案是肯定的。虾肉在煮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肠线绷紧,要稍微松一些,但并不严重。如果要问那些没抽掉肠线,口感还是松松散散的,那么就一定是回锅的,隔夜的。
口味好不好,还是要看小龙虾新鲜度、配料和烹饪水平。饭店碰运气,家里靠功力。
卫生PK: 首先,挑虾是基本功,用洗虾粉洗过的虾特征很明显,会呈现出鲜亮、干净的样子,但残留在虾壳上的异味仍难以去除;而且由于其强烈的腐蚀性,过半的小虾会发生螯肢掉落。如果购买或者食用中发现小龙虾有刺鼻的气体或者肢体不全,那么就要谨慎购买和食用。
饭店做龙虾,一般不去腮、不刷虾、不剪脚。龙虾吸收掉重金属和污浊,基本都集中在头部,而腮是它排毒的部位。很多讲究的人,还会将虾头前三分之一剪掉,剪的时候留个黄,是个技术活。
同时,虾肚子和虾脚,是非常不干净的部位。前者要刷,后者要剪,许多饭店烧龙虾前,一般就拿个自来水管子,冲几下就完事了,然后直接丢锅里。
最干净的做法就是,小龙虾买回来泡水一天一夜,让小龙虾将体内的杂质吐出,后,再剪脚刷肚。而这些工序,也只有在自家才能静下心来完成。
环境PK: 吃小龙虾,确实也不太适合高雅清净的地方,环境一定要嘈杂,才有那种夏天的感觉,如果要在家里营造那种氛围,多叫几个朋友,喝着啤酒啃着虾脚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去龙虾馆吃有一个好处,就是吃完以后不用收拾。
自制“粗犷”配方:
清水龙虾:
好吃的清水龙虾,一般都是用啤酒煮的。用一点油,爆香生姜、大葱、大蒜、花椒,简单翻炒。然后,水和啤酒按1:1的比例注入,将小龙虾煮熟,十几分钟足矣。一般人用的蘸料,是加少许糖的姜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料,比如加点烧烤酱、孜然粉什么的。
冰镇龙虾:
冰镇龙虾为妙物,夏天吃味道最好。龙虾拿冰糖煮好,用蜂蜜和柠檬汁腌,搁置冰箱。第二天放在冰块上摆盘,舔一下就仿佛能看见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
香辣龙虾:
一锅龙虾四到五斤。热锅放多点油,一定要红油。香料和切碎的葱姜蒜放入锅中,小火慢慢炒出香味,注意别糊了。然后,放入一大勺甜面酱,两大勺豆瓣酱,炒出香味后放入小龙虾,不断翻炒。淋入生抽老抽,翻炒均匀后倒入一罐啤酒,扔几粒冰糖进去。大火二十分钟,整颗洋葱切片,四个青椒撕开,丢里头继续大火十分钟。整个过程不盖锅。少许鸡精,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