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旧城改造步伐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等现象给城市人口计生工作带来许多难题。为此,青岛市各级计生协会把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作为群团组织履行社会协同责任,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不断扩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工作覆盖面,到“十二五”末将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上水平。
据了解,2010年以来,青岛市计划生育协会先后制定下发了《青岛市企业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工作的意见》,按照“全面覆盖、不留空白;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融入属地、互联互补;贴近需求、开展服务”的原则,组建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如,在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规模不大、数量较多、相对集中的地域以及经济区、工业园区、商业一条街、特色街等街区组建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会;在已婚育龄人员100人以上的各类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流动人口公寓等相对独立的单位,单独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在同一地域流出的流动人口聚集地,组建同乡计划生育协会等。目前,全市共有6种形式的计生协会组织,在流动人口中建立计生协会4291个,在流动人口群体中直接建立计生协会254个,计生协会工作覆盖面达90%以上。
作为新市民较多、“楼宇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南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新市民计生协会组织,通过开展外来妹课堂、法律维权、技能培训、健康知识讲座,建立“新市民服务驿站”、“新市民”博客网等形式,不断扩大计生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新市民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截至目前,市南区共举行插花技能、公关礼仪、特技表演等项目的比赛达103场次,开设的“小陈热线”在岛城享有很高的美誉。针对楼宇单位人员素质较高、情况比较复杂等特点,成立协会联合会、在大型商务楼宇建立红色会所等,并面向社会招聘计生协会志愿者作为街道计生联络员,提高楼宇单位的计生管理服务水平。
“有计生志愿者的服务,我们省事多了,可以集中精力抓生产……”山东机械进出口公司的工会主席张玉凤在电话里一个劲地夸奖计生志愿者辛悦卿。辛悦卿是市南区香港路街道计生办特聘的楼宇单位计生专职联络员,也是一名热心服务的计生协会志愿者,专门负责对楼宇单位的计生工作进行日常指导与服务。每到一个单位,她首先摸清单位的用工人数及婚育状况,督促法定代表人与街道签订《责任书》,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帮助规范档案管理,并针对不同育龄人群的需求提供相关服务,有效杜绝了部分单位外来务工人员底数不清、人员漏管的现象,提高了职工的生殖健康水平。据介绍,在试点的香港中路街道黄金广场写字楼,联络员上岗仅半年时间,在片长新华锦(600735,股吧)集团计生干部和物业公司的协助下,组织41家单位与街道签订了《责任书》,与106家单位签订了《协议书》,指导158个单位规范了计生档案,落实了计生奖励优待政策,维护了楼宇单位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提高了城区和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服务水平。
市北区立足区情,探索建立特色街区、商圈“1+1”基层计生协会组织模式。即计划生育协会实行商会、协会交叉任职,各商会会长兼任计生协会会长,发挥商会人员与业户和从业人员关系融洽的优势,将商会人员发展为计生协会理事、会员,在街道计生协会的具体指导下开展驻街单位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工作。按照这一模式,市北区计生协会首先在登州路街道进行了试点。依托啤酒街商会、婚纱街商会这个平台建立了特色街计划生育协会,依托南山市场商会建立了青岛市首家完全由私营个体业户自治的计划生育协会,进而在即墨路、辽宁路、台东、辽源路、中央商务区等六大商圈管委会也相继建立了计划生育协会。“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在市北区南山市场,计生协会会长王进曾这样自豪地告诉记者南山市场成立计划生育协会的初衷。提起南山市场,岛城市民曾对那里缺斤少两的“鬼秤”直摇头,但如今不同了。据介绍,南山市场自2011年相继成立商会、计划生育协会,发展业主为会员,签订诚信承诺书,在业主中开展了“诚信之星”活动等,王进亲自督查缺斤少两的现象,并用录像机录下随时曝光,不仅商业信誉逐步建立起来了,业主们也践行了“诚信计生”的工作要求,纷纷成为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模范。
近年来,全市各级计生协会不断深化生育关怀行动,积极参与“和谐(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依托社区“家庭计划指导服务中心”,开展“九个促进”惠民服务,募集人口关爱基金1960万余元,对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5434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实施了救助,提升了岛城市民的幸福指数。
陈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