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究竟人民币的汇率应当贬中有升,还是应该升中有降是媒体和舆论的焦点,但从人民币近期的走势来看,不断创汇改之后的新高,这个信号一定要值得我们的央行加以警示。
首先人民币为何会出现升值,我想这一点跟美国人的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压迫人民币升值是美国的其中一个金融战略甚至是最为重要的金融战略,并且分为四个步骤加以完成。
其一,制造舆论,由于美国掌握着世界经济科学的话语权,所以美国制造出全球经济失衡的舆论,经济制衡当然是指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太大,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造成这种状况归根结底就是人民币汇率偏低。
其二,行政措施,美国财政部每年会发表两次货币政策的报告,无论是时任财政部长保尔森,还是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均表示中国有操控人民币汇率的嫌疑,导致人民币汇率过低。
其三,立法,通过立法来对利率操纵国加以惩罚。
其四,国际联盟,拉拢欧盟国家共同抵制人民币汇率过低。
有了这四把利刃之后,就等于美国政府和国际投机者签署了一份保证人民币升值的协议,至此,大量的国际资本开始乐此不疲的持有人民币,这样至少能够保证人民币不会再贬值。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发动了货币战争,推出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此之后,英国央行也开始效仿,欧洲央行也下调利率,日本央行也增加了资产购买规模,导致与我国央行的利差不断扩大,而由于我国内部的通胀较高,所以央行没有办法通过降息来缩小与外部其他央行利差。
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影响至少是两个方面,其一,我国作为制造业的大国,但是人民币在近几年当中却呈现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窘境,国内由于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而对外人民币又是升值的,导致外国企业不仅在人民币兑换的过程当中蒙受损失,而且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又缩减了企业的利润,所以导致很多资本出逃,制造业转移,回流到了美国和欧洲,这是为何近几年我国制造业PMI数据始终难以逾越50的重要原因。
其二,无论是日本也好还是美国也罢,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肯定是通过对外出口来实现工业化,随后再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实现经济转型,最终把农业劳动力降到了整体劳动力比重的5%,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发展水平只占整体劳动力的40%不到,所以在工业化的初期,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一定是一个灾难,因为在货币升值的背景下,很难通过增加出口在实现工业化。
所以对于目前的国情来说,人民币汇率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战略,首先在短期内应该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其次,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和外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