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稻谷市场行情继续保持稳定,根据统计,截止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状况如下:
稻谷价格保持稳定: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三等稻谷车板价格1900-192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吉林三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860-188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江苏地区北部2005年产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940-196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张家港地区粮库出库价为186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安徽中部一些粮库2003年产的陈中杂稻出库价为1300元/吨,滁州地区2005年产中等杂交稻市场收购价格为1400-142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湖北枣阳地区新季中稻进厂价为1480元/吨,岳阳地区新中稻进厂价为15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江西乐平地区新稻中稻进厂价为1500元/吨,粮库收购价为15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福建地区本地产的优质早稻进厂价格为1660-168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广州新早稻站台价为1620-164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
大米价格保持稳定: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普通粳米出厂价格为2660-268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吉林地区中等新米出厂价为2720元/吨,小型米厂为268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湖南桃源地区新季中杂米出厂价为2080-21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江苏兴化市场中等粳米批发价为283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广州地区中等东北粳米到站价为2922-2940元/吨,当地普通新早米站台价2240-226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
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总体稳定,其中早稻全国均价为1523元/吨,提升5元/吨;中晚稻均价为1560元/吨,提升12元/吨;粳稻为1890元/吨,下跌3元/吨。由此来看,国内各稻谷品种市场行情表现各异,具体情况如下:
早稻托市结束,市场行情保持坚挺
当前,南方早稻托市收购工作结束之后,早稻市场保持着较长时间的坚挺走势。10月11日举行的东莞稻谷竞价销售交易会上,2004年产的粮源拍卖更是创造出成交率100%,平均成交价为1597元/吨年内空前好的竞价效果,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高价既是近期市场走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特殊情形下偶然力量作用的体现。一方面,在目前国内稻谷市场价格走势总体是稳中有升,最近一段时间南方中晚稻收购价格一直呈现出坚挺势头,这极大加强了市场主体的看涨心理;另一方面在当前早稻的需求相对稳定,导致供应偏紧,价格从而得到了较强的支撑。
市场需求表现活跃,新稻价格稳中有涨
近期,南方多数产区新季中稻已进入上市高峰期,但市场价格一反常态,并没有出现正常年份的季节性下跌,反而稳步走强,节日期间,南方市场出现普涨行情,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大部分地区新稻收购价上涨了20-60元/吨,主要原因在于,部分粮库开始主动提价展开托市收购,以及一些米厂节日期间加大了稻谷收购量与大米加工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稻谷价格的不断上涨,眼下南方多数地区大米加工利润明显下降,局部甚至出现产销区倒挂现象,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南方稻谷继续上涨的动力相对不足,部分地区稻谷价格高位回落的风险须防范。
市场供应预期增加,粳稻价格稳中趋弱
根据气象部门监测,今年我国粳稻南北主产区天气在多数时间里均相对不错,利于新稻生长,预计最终总产量同比将有所增长,上市压力近期正在逐步显现,市场价格整体趋跌。据调查显示,目前黑龙江新稻收割已完成70%以上,同时稻谷综合品质略好于去年,精米率一般可以达到66-68%,眼下零星收购价为1700-1720元/吨,水分16-17%,同比偏高60-80元/吨,多数市场主体仍在观望之中。
综上所述,由于早稻、中晚稻以及粳稻各自市场的供求格局的差异化,致使各自市场行情表现有所不同,加之政策支撑的力度略有区别,又使得市场行情走势分歧有所加大,从政策角度看,籼稻支撑作用要明显强于粳稻,而从供需紧张程度来看,则是中晚稻略紧于早稻,而早稻略紧于粳稻,预计短期内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的差异化格局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