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早籼稻期货价格止跌后低位弱势运行,RI1309合约价格报收于2609元/吨,低于2013年国家规定的2640元/吨的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南方“镉米”事件再度发酵
5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大米镉超标导致湖南、江西、湖北等地籼米销量继续趋于黯淡。尽管这一事件自2月份被媒体曝光至今已有3个多月,照理市场对利空消息应该已经消化,但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似乎有越演越烈之势。5月17日当周,广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大米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率44%,镉超标问题最为突出。5月20日央视对此进行曝光,南方“镉米”事件再度发酵。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区籼稻收购价继续弱势运行。截至5月30日,中华粮网发布的全国早籼稻收购均价为2574.55元/吨,低于2012年国家规定的2600元/吨的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南方“镉米”事件导致市场对消费国内大米的信心严重降低。尽管并非所有的大米都存在镉超标的问题,但是市场对所有的大米都错误地认定为属于镉超标,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内大米销售,甚至优质大米都惨遭市场摒弃。不仅大米加工企业开工率低,而且大米进口量继续加大。因此,在该事件难以得到实质性解决的情况下,信任危机对行业的不利影响才是致命的,即使产量可能下滑给价格带来提振,但是难以抵消销售几乎停滞给价格带来的绝对利空。此外,由于解决“镉米”污染根本在于解决土壤污染,而农田消除重金属污染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镉米”事件对国内大米消费持续低迷影响短期内难以平息。
进口大米猛增
受南方“镉米”事件和内外大米巨大的价差影响,我国大米进口量持续上升。据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4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30.1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增幅为0.68%;1~4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99.3万吨,同比增加84.5万吨,增幅为84.54%。
另外,美国农业部发布的5月份供需平衡表显示,预计2012/13年度中国大米进口量将达到290万吨,预计2013/14年度上升到300万吨,中国对进口大米的需求已经迅速跃升为东南亚第一位,并且至全球第一位。
国内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对现阶段国内稻米价格依旧不利,主要原因是因为进口价格优势较大,据国家相关部门监测显示,目前越南大米进口到国内完税后价格,比国内普通籼米价格低600~650元/吨。
不过,中国进口大米量的激增反而提振了东南亚进口米的消费,全球第一和第二大大米出口国泰国、越南出口商表示可能上调大米价格5~8美元/吨。尽管美国农业部发布的5月份供需平衡表显示,预计2012/13年度和2013/1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连续第二年丰产,但是国内大米进口依赖程度的上升将造成国际米价对国内米价的影响。
在南方“镉米”事件继续发酵的情况下,即使后市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国内大米的进口量也将继续维持高位甚至不断增加,而国内大米价格亦可能跟涨,但却并非因为国内大米自身产销的好转。
不利天气影响早稻生长
据气象部门报道,5月份,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重于去年同期,其中5月出现4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5月6~10日、14~17日、18~21日、25~26日),前3次集中在江南、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发生范围多次重叠,早稻倒秧严重。另据湖南省农业厅报道,受不利天气影响,湖南早稻移栽后返青分蘖慢,寒潮及寒潮前抛栽的早稻出现不同程度死苗现象。
6月份,江南、华南大部早稻进入产量形成关键阶段。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6月初,江南大部仍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有大到暴雨,甚至会出现强对流天气,目前早稻分蘖已经受到一定程度不利影响。另外,发布的6月份农业气象灾害预估的报告显示,6月,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部分地区早稻可能遭受高温热害。可见,接踵而来的不利天气可能造成本年度早稻产量出现变数。
综上所述,不利天气会影响早稻产量,但对价格的利多程度将不同以往,因为南方“镉米”事件俨然已经成为影响国内稻米价格的重大利空因素。此外,短期内,大米进口量增加对国内大米价格无疑是雪上加霜。不过,如果后市出现两种利好将会抵消南方“镉米”事件产生的利空,一是不利天气导致今年早稻产量大幅减产,二是国内稻米进口量激增使得全球稻米供需发生变化令全球米价上涨,进而倒逼国内米价跟涨。然而,就目前而言,上述两个利多尚未出现。因此,6月份早稻价格仍将维持弱势,难以有较大起色。操作上建议逢高抛空。RI1309合约价格在继续受到20日均线承压的情况下,每次反弹至20日均线附近都是建立空单的机会,如果价格突破20日均线,那么可以考虑在2650一线加仓空单或者重新介入空单。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