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国家密集出台的宏观政策来看,已明确传递出全力“保增长”的宏观调控基调。对于稻米方面,国家通过再次增加临时收储,对大米加工企业进行返还企业所得税,降低大米出口关税等措施。一方面强力支撑稻价,防止稻价出现下滑,损害农民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托起米价,缓解加工企业生存压力。不过,由于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存在,近期国内稻米价格总体稳中略有波动,且趋弱较多。预计后市受国家政策力挺粮价影响,稻米价格总体将以平稳行情为主。其中:稻谷价格将继续稳定在国家出台的收购水平;大米行情仍不乐观,一些粮食流通相对缓慢的地区市场走货将会加快,价格总体会稳中有小幅回暖,而像广东、福建这些主销区,由于交通方便,各品种到货量均较多,又基于目前低迷的大背景,各方对后市信心严重不足,因此大米后市价格稳中震荡行情将会居多。
国家政策:力保稻价稳定在政策价水平
在日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粮食经济研讨会”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稻谷临时收储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后期,国家还将继续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力度,必要时仍有可能再次追加临时存储粮收购计划,并妥善解决地方收购仓容不足问题,从而强力保证粮食价格稳定在国家出台的收购价格水平。由此可看出,国家力挺粮价的决心不减,稻谷价格出现下滑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再者,从目前国家稻谷临储收购进度来看,截至12月5日,政府已累计收购临时存储稻谷697万吨,占总计划的40%,其中第二批临储收购已经陆陆续续在全国展开。虽然目前局部地区由于第一批临时收储完成,粮库停止收购,从而导致稻价出现下滑,但预计后期随着第二批收购任务的执行,稻价又将重新回归到政策价水平。
据监测,近期国内稻价大部分地区依然以高位稳定为主,局部地区由于粮库暂时离市,稻价出现下滑,另外也有少数地区由于大米走货转好,加工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稻价出现小幅上涨。湖南长沙普通晚稻企业收购价在0.94元/斤,价格高位稳定,农户送粮情况较好;湖北黄石普通中籼稻企业收购价在 0.93元/斤,上涨0.01元,主要是受国家临储政策及大米需求转旺的利好刺激;江西南昌普通晚稻企业收购价在0.92元/斤,下跌0.01元,主要是由于大米滞销,临储量又较少,企业大多压价收购;安徽六安普通晚稻企业收购价在0.93-0.94元/斤,价格稳定,市场购销转旺;江苏徐州普通粳稻企业收购价在0.95-0.96元/斤,米厂因补库收购积极,略涨0.01元;黑龙江建三江首批临储收购进入中后期,稻价稳定在0.92元/斤,农户卖粮积极,另全省第二批临储任务已经开始陆续收购,不过暂时开库较少,预计下旬市场将趋于活跃;吉林白山第二批临储收购日前已启动,三等水稻价格预计将持续稳定在0.93元/斤;辽宁盘锦米厂出米率70%的水稻收购价在0.95元/斤,价格稳定,由于大米滞销,米厂普遍停收限收,市场以粮库收购为主。
多空交织:米价近期处于震荡整理当中
近期,大米市场总体稳定,但分品种分地区米价受供需影响,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开始呈现出震荡行情。具体来看,东北地区虽然有国家“北粮南运”运输补贴政策的支持,且目前铁路运输顺畅,但由于南方销区要货较少,市场走货困难,大米继续保持低迷,个别厂家为缓解资金压力,仍在小幅降价销售;受产区大米供应充足,以及国家运输补贴支持,且年关将近,销区储货意愿有所增强,广东地区有不少经销商开始用补贴搏市场,降价销售东北米,从而导致广东地区东北米价格近日再次下滑0.03-0.04元/斤,但从总体来看,国内其它地区东北米到货量相对较少,价格以稳为主;苏皖粳米价格呈现总体平稳、局部震荡行情,个别地区由于库存压力,米厂降价销售大米,但也有部分地区由于前期粳米下跌较多,且年关将近,大米需求逐渐转好,国家支撑粮价的意愿又十分明显,因此价格有小幅回暖;南方地区早籼米由于经过长时间的消耗之后,供应量较少,粮库新粮拍卖又尚未开始,因此价格稳中呈现上涨,且以销做河粉为主,晚米在前期下跌后基本走稳,市场以品牌米居多,中小型加工企业开始转变思路,避开进入主销区与东北米、苏皖粳米抢市场,避开加工晚稻与品牌企业、粮库竞争粮源,更倾向于加工早米、优质米,且以销往云贵、四川、重庆等自身优势较明显、其它品种米到货又较少的地区为主。
据监测,广州黑龙江产东北米批发价在1.47元/斤,下跌0.03元;湖南长沙早籼米双送广东价格在1.34元/斤,本地晚米出厂价在1.4元 /斤,价格均稳定;湖北华中市场标一晚籼米批发价在1.42元/斤,自月初跌后开始企稳;江西抚州常规晚米出厂均价在1.417元/斤,上涨0.7元,早米1.37元/斤,走稳;安徽芜湖标一晚籼米批发价在1.35元/斤,标一粳米在1.44元/斤,均持平;浙江宁波本地原粮收购近尾,新米上市趋减,外省米到货又平缓,市场需求开始增加,近期米价企稳走强,安徽产标一晚籼米批发价在1.33元/斤,上涨0.03元,本地产标一粳米1.3元/斤,持平;四川成都普通中籼米出厂价在1.34元/斤,持续平稳;重庆07产陈晚籼米出厂价在1.31元/斤,受原粮上涨带动,价格也略涨0.01元;江苏南通本地产特等晚粳米出厂价在1.45元/斤,价格平稳,以销往周边地主为主;黑龙江双鸭山圆粒米出厂价在1.3元/斤,由于原粮已入国库,米厂采购困难,因而米价小幅上调,上涨0.01元;吉林白城普通圆粒米出厂价在1.33-1.34元/斤,南方客商要货谨慎,市场走货依然缓慢,销售价平稳运行;辽宁盘锦大米出厂价在1.32元/斤,由于走货困难,价格下跌0.005元,且后市仍有下滑迹象。
综合各因素来看,市场利多的因素主要是国家力撑粮价,且后市大米需求渐趋旺季;利空因素主要有受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及其它商品价格普遍趋于弱势,大经济环境抑制稻米价格上行,另外受我国连续五年丰产影响,市场供应充足,供应压力依然存在,因此市场各方对后市信心普遍不足。总体来看,稻价在国家政策的强势支撑下,稳定在政策价水平这一行情已基本明朗;大米方面,由于目前经济背景、市场流通、心理因素对行情的影响较大,市场多空因素交织,较为复杂,笔者认为,由于临储收购有序进行,大部分稻谷已入国库,另外农户惜售心理存在,新粮的拍卖短期内预计也不会实行,因此市场流通的原粮将总体呈现出大幅减少的态势,预计在原粮价格高位稳定、供应相对趋紧、大米需求渐近旺季的形势下,后市大米价格大部分地区仍将以稳中趋升、走货加快为主,上涨幅度在 0.02元/斤左右,但在长三角及珠三角这些物流较发达的地区,受到货较多影响,米价上涨乏力,仍将以弱势整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