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6月9日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六表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和经济内生活力、释放消费和民间投资潜力。
新华社援引李克强在石家庄主持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表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关键要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中有所作为,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通过运用科学的应对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进一步研究采取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举措,把有效需求挖掘出来。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他称。
中国央行周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而去年中国M2与GDP的比例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使得“货币超发论”再度成为当前人们议论的焦点。
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经济学博士魏革军年初表示,当前要把握货币信贷存量和流量间的平衡,不能忽视对货币存量的调节.用好用活存量对于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更为重要。
李克强并提到,要分门别类抑制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让先进产能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压缩行政开支特别是“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保障民生支出。
他称,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经济增速仍处于较高合理区间,特别是就业保持稳定,但经济运行中错综复杂的因素也在增加。要严密监测经济形势变化,未雨绸缪,科学把握走势。
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9%,均低于市场预期。且同期信贷数据也低于预期,分析师普遍对实体经济需求持续疲弱的局面表示担忧,并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