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自进入5月份以来,沪铝指数受假期外盘暴跌影响低开高走后,维持近1个月的震荡行情,期铝价格似乎在14600线附近找到价格中枢,同期伦铝也在1860线附近宽幅震荡,直至月底跳空高开至震荡区间上方。全球降息潮、美QE退出预期、美日经济复苏引起的股市暴涨,加之全球铝行业全面减产似乎均未能给铝价带来较大波澜,5月份累计跌幅0.41%,从上图中也不难发现,沪铝震荡区间的逐渐缩窄,中长期或在酝酿一波趋势行情。5月31日的震荡区间突破,使行情继续上行可能加大。下面就目前铝市面临的宏观及行业经济环境做简单剖析。
宏观基本面分析
近期,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大体表现良好,美国经济复苏步伐依旧,伯南克暗示考虑缩减QE规模,后期公布的强势经济数据将为QE退出提供更为持续的动力;欧元区经济下滑风险遏制,复苏进程虽仍缓慢,但不确定风险在减少;日本股市三连阴急速下调整理,宽松刺激引起的经济复苏预期有被高估嫌疑;国内制造业复苏步伐减缓,人民币继续维持强势,但从股市走势中也不难发现国内经济仍处缓慢复苏中,全球降息潮所带动货币贬值,国内倾向于使用公开市场操作缓解,政策空间仍旧很大。
美国QE退出预期升温
5月份,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再次得到市场验证,就业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均得到显著改善,失业率降至4年最低的7.5%,4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16.5万人,均高于市场预期。 最新公布的房价指数数据也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回暖势头明显。
房市的复苏以及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引发美联储围绕下一步政策的讨论,市场对美联储逐步退出QE的预期逐渐升温,美联储5月利率决议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不变,伯南克讲话称如果美国就业市场能够实现真正可持续的改善,那么美联储将会考虑在日后逐步减小资产收购规模。我们认为美联储将在不考虑出售其所持有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同时来执行退出策略,届时调整超额准备金利率是美联储最终退出策略将采用的“主要工具”。而在退出时间上,我们仍维持二季度结束前美联储继续维持现有宽松规模的观点。
国内经济复苏步伐减弱
国内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但复苏动能减弱使经济增速有放缓态势,5月汇丰PMI将至荣枯分水岭下方,新订单八个月来首破50,从5月份公布的PMI,PPI等经济数据中不难发现,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已成确定事实,而这也被理解为经济转型期的必然,转型过渡非一朝一夕之事,国内经济政策仍宽中带紧,管理层目前只借助公开市场操作来平稳度过转型期,由此不难推断国内经济必将度过一段较长的低位运行复苏期,经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或会在国内经济复苏步伐陷入停滞前完成。而近期上证指数迎来一波小涨幅,也反映了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仍整体向好。
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下降,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10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增速比1-3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出现当前增速回落态势是由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从长远角度考虑,这符合国家对于经济运行指数的管理目标。
全球降息潮来袭,国内货币政策备受考验
进入5月份,美日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以欧央行为首的全球降息潮,印度、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等国紧随其后,本轮降息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各国经济数据表现差强人意,急需强有力地货币政策刺激;2、日本强力量化宽松政策致使日元大幅贬值,美元升值或带动其他非美货币升值;3、各国通货膨胀风险基本可控,短期内可以承受降息对通胀带来的不利影响。
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处超低利率水平,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已然不大,而且,从目前国际经济整体运行趋势来看,降息难改现有经济颓势,尽管短期内能为市场带来活力,但对实体经济恢复的刺激作用有限,甚至此波降息潮还有可能会加剧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国际市场币值稳定。尽管如此,我们预计降息仍将是各主要经济体刺激复苏的重要手段,降息潮持续性要比想象中更长久。
无疑,降息潮来袭对国内市场冲击是巨大的,国内面临热钱流入的压力逐渐加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屡创新高。短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全球竞争性的货币贬值使我国出口持续承压,尤其是在内需不振的前提下,对国内实体经济危害更为严重。经济增长乏力以及热钱流入压力,似乎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了合适的机会,但同期央行货币政策更加耐人寻味,仍然倾向于使用“央票+正回购”的“组合拳”作为货币微调工具以应对热钱冲击,以保持市场利率大体稳定,而且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也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内外息差扩大,加大跨境资金流入,而降息的负面效应似乎更为严重。一方面对国际热钱流入的抵制作用不够强,而由此推升的国内物价及房价上涨的压力将为实体经济复苏带来重重阻力。
美元指数强势震荡,压制铝价上行空间
近期,美元指数走势进入上涨缓冲期,笔者认为,美元指数在短暂回调整理后,仍有继续冲高的可能。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美国经济复苏步伐依旧乐观,道琼斯指数连创新高,吸引全球投资基金介入;2、全球降息潮效应展现,非美货币贬值,吸引风险投资资金流入美国;3、日元持续贬值,经济刺激带动的经济复苏预期已被过度炒作,日本股市暴跌,日经指数下行寻求合理估值,基本可以认定上行趋势的结束;4、金银价格维持低位,全球通胀压力基本可控导致避险属性持续弱化。
铝供需基本面分析
整体来看,5月份铝市基本面供需并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全球铝市供应过剩加剧,减产不及新增产能释放;2、原铝产量维持高位,铝土矿进口增加推升氧化铝产量;3、下游需求小幅提振铝价走势;4、铝行业亏损严重,电价调整将是重大悬念。
全球铝市供应过剩加剧,减产不及新增产能释放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铝市供应过剩格局仍在加剧。世界金属统计局称,今年前三个月全球铝市供应过剩37.65万吨。尽管我们预计今年全球需求增速在6%以上,但相比过剩产能,整体供应过剩格局料不会改变。2013年1-4月份世界铝产量达1530万吨,同比增长4.5%。
下游需求放缓、铝价长期低迷,全球铝冶炼企业亏损严重,以现金成本计,在中国之外,全球产量的五分之一都是亏本生产的。而在中国,亏本比例达到35%。部分铝冶炼厂选择减产、停产,然而在新增产能等因素的影响下,但铝行业减产仅在淘汰落后产能,同期新冶炼项目开始运作,全球电解铝产量仍然位于高位。4月全球原铝产量达374.5万吨,同比增长4.59%。上周虽然美铝和俄铝都宣布要减产或加快减产步伐,但实际上是在让其新增低成本产能逐渐替换落后产能的过程,其海湾地区新增产能在不断投产与跟进,国外减产预期不能太过乐观。目前,仅在中国以外,就有1000万吨的过剩产能。
国内原铝产量继续增加,铝土矿进口增加推升氧化铝产量国内原铝供应增加加剧了目前供求失衡格局,4月我国原铝产量为170.7万吨,同比上涨17.6万吨,涨幅达10.31%。由于供过于求,中国已经将其铝产量削减了78万公吨。但在第一季度的工作过程中也带来了81万公吨的新产能。国内制造业复苏步伐放缓,下游需求不济使得原铝进口量减少,出口继续增加。
另外,随着新型氧化铝生产能力的逐步释放以及中国下游冶炼能力的加强,氧化铝贸易由长期逆差转为近乎持平。一方面,国内氧化铝产量继续增加,从铝土矿进口数据中可以发现,印尼限制原矿出口政策推进及国内新建氧化铝产能释放使得铝土矿进口成本增加推升氧化铝生产成本,4月进口铝土矿港口CIF均价在51.21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8.74%。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4月中国进口铝土矿总量为673.58万吨,同比增长29.72%,2013年1至4月,中国进口铝土矿总量为2065.04万吨,同比增加14.62%。
4月中国进口铝土矿中,澳大利亚及印度的高进口均价的矿石进口量继续增加,与1-3月不同的是,印尼矿的进口量也在同比快速增加,印尼矿为455.73万吨,同比增加0.84%,环比增加34.91%。澳大利亚矿石为133.02万吨,同比增加113.42%,环比增加70.05%。此外,4月进口印度矿石为74.40万吨,而去年同期仅有约5万吨印度矿石进口。
另一方面,国内氧化铝供应增加、铝价长期低迷使电解铝企业减产幅度增大及进口氧化铝成本较高使得一季度国内氧化铝进口量明显减少。1-4月份氧化铝进口总量为136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144万吨,同比减少6.0%。
综上所述,随着新建氧化铝厂的产量增加,铝价小幅反弹促成前期停产的氧化铝产能的部分恢复,铝土矿进口量继续增加,国内氧化铝产量临近历史高位,尽管进口量相对减少,但氧化铝总供应仍环比增加。我们预计随着国内新建氧化铝产能继续增加,国内氧化铝供应仍有增加空间,而二季度的氧化铝进口量也将延续一季度的萎缩态势。
下游需求对铝价提振有限
一方面,受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国内新屋销售面积出现下滑,但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及新屋开工继续增长。1-4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环比下降0.1%,销售额环比下降3.8%。4月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环比下降15 .7%,销售额环比下降13.1%。前4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1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1%,增速比1-3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3121亿元,增长21.3%,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1-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55506万平方米,增长1.9%,增速较1-3月提高4 .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1330万平方米,增长1.8%。在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维持高位的前提下,年初新开工房屋增加会增加6月份房屋施工、竣工面积,从而相应刺激建筑行业铝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4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29.65万辆和726.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3.2%。其中4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9.94万辆和184.17万辆,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
尽管两方面的数据都显示下游需求有所好转,但相对国内目前过剩产能及高企库存,下游需求对铝价刺激效果仍较为有限,铝行业减产及国家收储使国内铝锭现货库存持续六周下降,国内四大铝锭库存为114.9万吨,但考虑未来几个月重庆、陕西、甘肃、新疆等地都将有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下半年国内电解铝供应压力加大。产能西移过程中,也使铝生产成本逐渐下降,相应成本支撑作用减弱。
铝行业亏损严重,电价调整将是重大悬念
铝价长期低迷,电解铝企业亏损严重,国内已有35%的铝冶炼企业出现亏损。电力成本约占到铝生产成本的40%,每生产一吨铝,大约消耗14000千瓦电力。现有“煤电铝”一体化行业改革进展缓慢,以河南、云南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也曾相继出台电价优惠政策,但随着铝价不断下移,受惠企业也在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
5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进一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电价。这为“电老虎”企业带来曙光,国家工业用电调整似乎也将成为可能。近期以来,占国内发电80%左右的煤电厂因煤炭价格下滑,盈利空间正逐渐加大。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进口煤炭1.1亿吨,同比增长25.6%;进口煤均价为91.6美元/吨,跌17.8%。发电成本降低为电价调低提供了支撑。
技术分析
从沪铝指数1h走势图来看,近期期铝下跌量能有所萎缩,铝价自5月22日突破近4个月三角震荡区间后,终在14600上方获得较强支撑,5月份整体维持宽幅震荡态势。从技术角度来看,截止月底,多头主力持仓仍占优势,料后期应该会有一波涨幅,铝价现正处重要时间空间窗口区,近半个月的上升趋势线支撑效果良好。6月份铝价若能站稳14750-14790区间支撑,或有进一步上行的可能,但若支撑区间被打破,短期内或会继续维持震荡。
我们预计6月份沪铝主力1309合约将小幅上行后继续维持高位震荡态势,震荡区间为14600-14950,操作上可继续关注近期上涨趋势线及14720点重要支撑位的支撑力度。压力位上,主要关注14910-14970区间内压力。
6月铝行情展望
我们预计6月份沪铝主力1309合约将小幅上行后继续维持高位震荡态势,震荡区间为14600-14950,操作上可继续关注近期上涨趋势线及14720点重要支撑位的支撑力度。压力位上,主要关注14910-14970区间内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