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论】据媒体报道,位于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的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昨日发生大火,目前已造成多达119人遇难。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示,要查明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责任;深刻总结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每一条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经济指标”比百姓生命更有价值。在生产安全领域,我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任何敢于挑战法规底线者,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巨富还是位高权重的显宦,都应受到法律的严惩。吉林禽业公司火灾理应成为严格问责的样本,不能再让更多同胞继续在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工作岗位上劳作了,悲剧绝不能一再重演。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失事公司平时为方便日常管理,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会将大部分车间门关闭,以防止随意走动扰乱工作秩序,火灾发生时,车间仅一侧门打开。这是明显违背国家消防法规的行为。然而,遗憾的是,当地监管部门却对此类安全管理漏洞放任不纠。
事件发生后,吉林省领导表态称,要好好查一查、纠一纠、治一治不落实这个“顽疾”,让那些不抓落实的干部混不下去,真正在吉林形成一个重落实、敢落实、善落实的风气。
政府有安全法规“落实”能力,百姓才能有逃生“安全门”。因此,除了彻查责任企业的安全责任外,对于政府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渎职行为同样要严惩不贷。
但我们也要看到,对安全监管的放任并非一镇一村的个别现象,这表面上是政府、企业舍不得安全投入的成本问题,但其背后则隐藏着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带来的“不想管”和“不敢管”问题。
对于招商条件不够优越的乡镇,靠突破法律底线来招商绝非个别现象。作为乡镇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企业提供“超宽松投资环境”上,不仅可以带来最直观的GDP政绩收益,更可能获得重要的“灰色资金来源”,为自己跑官、买官提供强大“助力”。
而对于一些有“行政级别”的央企,地方官员则更是“管不了”、“不敢管”,生怕开罪“大佬”,影响仕途。
因此,要破解所谓“落实难”问题,关键不是开多少落实会,而是要让基层干部的“政绩竞争”,从“不正当竞争”回归依法执政、为民执政。除了思想教育外,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所规定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进行追责。对违法者不是行政免职,而应彻底清除出干部队伍,“永不叙用”。对提拔者,护短者同样要严格问责,这样才能尽快打消“作弊上位”者们的痴心妄想,让干部把心思放到依法执政、科学执政上来。只有这样,各地对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才能真正做到不留“情面”,也才能做到对下级干部的不作为不留情面,对央企、对来打招呼的“上级”、“老领导”们统统不留情面。(新民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