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后期国内稻米市场走势预测

2006-02-15 09:292790


  节后,国内稻米市场虽然恢复,但市场仍然平淡,农民、商家、企业均尚未完全进入市场,市场一片平静。其中,东北地区稻米市场购销尚未完全启动,农户存粮有限,外销受制,稻米价差影响加工。

  当前,东北产区农民水稻的存储数量已不多,据有关信息显示,黑龙江产区也只有40%左右,吉林地区30%左右。且水稻数量分布不均,大批量收购已经不容易。东北产区农民稻谷库存一方面是整体库存量较往年偏低,另一方面剩余库存中相当一部分是品质偏差的稻谷。目前,东北产区水稻收购活动尚未完全开始。春季到来,气温升高,春耕在即部分农户及家庭农场仍会有一定数量的水稻上市。春节前大米集中销量较大,节后市场平淡,价格平稳。

  节后春运继续进入高峰期,东北地区铁路外运紧张局面短期仍将继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稻米入关的数量,进一步影响价格的变化,但节后黑龙江东部地区运输状况有所缓解,各地站台集中收购的水稻开始陆续发运,特别是中谷集团调集粮食运输专用车辆集中发运东部地区存储的水稻。当前,大米加工企业的处境依然不佳,由于大米价格在节日期间仍未明显上涨,而稻米高收购价却是现实,大米加工企业利润微薄。

  另外,南方地区粳稻供应偏紧,市场形势有所转好。受北方雨雪天气和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粳稻市场的正常上市供应,与此同时,受春节效应惯性作用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市场主体销售稻谷的积极性偏低,同时由于节前相当一部分米厂采取的是以销定产的策略,其库存相对薄弱,从而导致南方一些地区粳稻市场供应更加趋于紧张。

  而另据市场监测,南方地区籼稻米春节旺季不旺,节后储备轮换抛售开始启动,市场购销平淡,价格平稳。

  春节前,受节日气氛的影响,尽管一些南方主销区的大米市场与前期相比较活跃,当地贸易商备货与终端需求也水涨船高,但总体来看,今年春节效应弱于往年同期,尤其是南方市场旺季不旺的特征较为明显。节后,市场购销平淡,居民购买力减弱,集团消费尚未完全启动,收购也没有开始,采购进货趋于谨慎;而储备抛售开始趋增,农民上市售粮将有所增加,总体呈供强于需的状态。

  2006年的稻米市场,总的来看是供需基本平衡,品种有余有缺的状况,因此其价格也是相对平稳,在涨跌波动中有所下滑的走势。主要原因:

  一是供给增加的趋势不会改变。

  2005年稻谷面积和产量都实现增产,虽然增产幅度减弱,但产需缺口已明显缩小,大体上产需已基本平衡。

  2006年,国家将采取各项措施继续提高粮食特别是稻谷的生产能力。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预计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将稳中略有增加,如果天气正常,水稻增产的潜力较大。

  二是南方籼稻供略大于求,而粳稻供给继续偏紧。

  2005年,我国稻米供需总量虽然有缺口,但具体到品种则有差异,南方籼稻供给能力较强,而需求有所降低,普通品种已呈供大于求态势。粳稻由于品质较高,需求快速扩大,求大于供。2006年籼稻面积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大,而粳稻供给能力提高的幅度受到限制,因此,籼稻将继续供大于求,而粳稻需求仍然呈增长态势,如此将更显偏紧。

  三是生产形势影响市场价格波动。

  国内特别是南方地区籼产量受自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果面积保证,天气较好,则增产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则有可能减产,但南方产区范围广,自然灾害影响的面有限,总体增产仍可期待。不过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也容易引发价格波动,特别是在早晚稻生产时期更是如此。

  四是短期上市量有限,而需求可能呈较大增长。

  按照传统习惯,元宵前,农村过年尚未结束,上市售粮的数量较少,产区企业则因节前销售量较大,存量大幅减少,而节后学校开学、民工返城,商家采购补库会陆续开始,如此需求增长,供给有所不足,加上运输紧张,有可能拉动价格有所上涨。

  五是农民上市售粮、储备抛售将增强供给。

  元宵节之后,学生开学,春耕春播准备,将促使农民出售余粮,而储备也面临新的一轮出库抛售。短期可能提高供给,而学校开学、民工返城后,短期放大的需求将暂告段落,价格反弹上涨受到压制。

  六是政策和市场经营利差构成一定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上年市场收购的主体为政策性收购,收购价格较高也比较平稳,成本价格支撑后期市场价格,种粮成本和经营利差也将相应提高市场价位,使得价格下跌幅度有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22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25

6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06-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