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中国二季度GDP增幅略低于一季度,全年8%左右
* 年内料无通胀忧虑,全年CPI涨幅维持在3%左右
*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宜维持稳健偏松
作者 沈燕
路透北京5月27日 - 当外界充斥着一片对中国经济弱复苏的忧虑时,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却不悲观,他预计中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幅有望维持在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3%左右。
他在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尽管从目前数据看GDP增速仍在回落,但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看,消费的贡献明显增加,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短期在增强,同时外贸形势预计会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而有所回暖,建议货币政策仍维持目前稳健偏松的现状。
“虽然一季度GDP(增速)只有7.7%,但这是中国没有出台刺激政策下实实在在的内生性增长,估计二季度GDP增幅或会略低于一季度,但下半年会有所好转。”陈东琪称。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且较去年四季度的7.9%再现回落。今年初政府设定的全年增长目标为7.5%;而去年全年GDP增幅为7.8%。
上周公布的汇丰中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续降至49.6,创七个月最低位。该数据的出炉再度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下行的忧虑。(欲览中国汇丰制造业PMI图表,请点击 link.reuters.com/zus38t)
**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有所增强**
陈东琪认为,尽管从4月份发布的全社会用电量,先行指标--经理人采购指数(PMI),企业库存和利润,甚至中央财政收入都是负增长,显示微观领域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投资,消费和外贸都比较平稳。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投资是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前四个月仍保持20%以上,而消费是在政府明令禁止浪费的八条禁令出台的基础上增幅保持在12%以上,同时外贸对GDP的贡献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