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7日综合讯 “小龙虾喜欢生活在脏污环境,体内重金属严重超标”等网络传言不少,又逢小龙虾热销之时,北京市食品办的检测显示,北京市场上抽检的小龙虾均属合格。昨天,市食品安全办对外披露,目前北京市场上见到的小龙虾几乎都是人工养殖的,并非来自受污染的河道、沟渠。而只要养殖环境较好,小龙虾体内重金属含量就不会超标,因此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小龙虾规模化养殖未见铅镉超标
进入市场前须提供检测报告
随着消夏夜市的火爆,小龙虾在本市京深市场及簋街等各处热销,有的大餐馆一天进货量就达到半吨。位于大红门附近的京深海鲜市场,是北京市水产品的最大批发交易场所。丰台工商部门近期对京深海鲜市场内小龙虾的销售及贮存情况进行了检查。
“市场一共有5户从事小龙虾的批发,全部来自江苏和湖北的养殖基地,每天小龙虾的供应量大约在1500公斤到2000公斤。”京深市场副总经理林坤松说,小龙虾进入北京市场前必须提供检测报告,市场也与养殖户签订协议,此前没有发现过问题。
丰台工商局市场科科长范卫东告诉记者,对小龙虾在内的各类水产品,工商部门一直严格督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从正规养殖基地进货,并定期开展抽检,“对京深海鲜这样的市场,每天都要进行检查。”
卫生人员检查了簋街主营小龙虾的特色餐饮企业。据“红鬼龙虾”、“通乐”餐馆负责人介绍,目前两家店小龙虾每日进货量已分别达到200公斤、500公斤,均来自江苏盱眙、江苏盐城等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东城食品办刘英表示,自前年起,簋街的一些餐饮企业就与相应养殖基地建立了紧密对接,由养殖基地直接向商户供货。
25个抽检样本重金属不超标
所谓“风险监测”,其抽取样本不同于普通抽检,可以选取可能存在高风险的关键环节、有代表性的场所和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市食品办新闻发言人唐云华告诉记者,市食品办近期联合卫生、工商等相关监管部门,对北京城区范围内销售的生鲜小龙虾、餐饮企业内待加工与成品龙虾进行了风险监测。
小龙虾监测的样本覆盖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5个城区,抽取了生、熟样本共25个,取样单位主要来自京深海鲜、大洋路、盛华宏林、北京锦绣大地等大型水产集贸市场,以及簋街、东华门夜市等小龙虾销售与食用集中场所,监测指标包括铅、镉两个常见重金属指标。
检测显示,25个小龙虾样本的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中,铅、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要求。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光谱组负责人何涛博士说,小龙虾属于淡水虾的一种,其生物富集性与普通虾类差别并不大,只要养殖环境较好,其体内重金属含量就不会超标,因此消费者不必恐慌,可以放心食用。
小龙虾去头烹制熟透才安全
麻辣小龙虾作为特色菜品,拥有大量“粉丝”。昨天,市食品办专家介绍,小龙虾和蟹类都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为确保安全,不要生食或半生食小龙虾,在烹饪时,蒸煮温度要保持在100℃以上,时间不少于10分钟。此外,小龙虾的虾头易潜伏细菌、寄生虫,所以一般不要食用。
“务必去头吃,一定要烹熟。”食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食用小龙虾时,一定要注意剥壳去头,除内脏。监测显示,虾头内脏部分的铅、镉含量总体上高于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有极个别消费者吃虾喜欢吮吸虾头,还是建议大家不要食用虾头。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其适应能力强,在干净和污泥环境中都能生存。但科学实验表明,清洁水体中生长的小龙虾活力强、活动空间大,没有专门的工具很难捕捉到,而污染水体中的小龙虾生命活力差,生存空间小,很容易捕捉。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最好到正规市场购买个头大、壳青腮白、活力强的小龙虾。(据《北京日报》/ 记者窦红梅)
北京食品办:可以食用但不要吃虾头
“生活在脏污环境、被用来清污,体内重金属严重超标,无法食用”,每到夏季,小龙虾人气暴涨,但是围绕着小龙虾的传言也几乎没有断过。北京市食品办以及丰台、东城食品办、市工商局、市卫生局近期对本市京深海鲜等大型海鲜批发市场以及簋街经营“麻小”的餐饮企业进行了检查。今天上午最终证实:未发现在河道、稻田中捕捞的所谓“野生小龙虾”,也未检出重金属超标。
不过,相关风险分析也发现,小龙虾虾头、内脏部分的铅、镉含量总体上高于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因此食品办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虾头。
现场
1
京深海鲜市场
污水沟小龙虾易死亡,没人愿意卖丰台工商部门对京深海鲜市场内小龙虾的销售及贮存情况进行了检查。
市场副总经理林坤松告诉记者,市场有5家商户从事小龙虾的批发,这些小龙虾来自江苏和湖北的养殖基地,每天的供应量大约在1500公斤至2000公斤,“簋街一些餐馆也从这里进货”,小龙虾在进入市场前必须提供检测报告。
在“京深兴昌龙安水产品商行”门口,公示了一份产地证明,显示该商户是从“江苏省盱眙县华德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货”。另一个个体商户公示在门口的是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今年3月底出具的检测报告,对砷、汞、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抗生素残留、重金属以及禁用药物进行了检测。
“污水沟里的小龙虾生命活力弱、卖相差,在运输过程中又极易死亡,没有经销商愿意批发贩卖”,林坤松对记者说,因此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小龙虾几乎都是人工养殖的。
现场2
簋街餐饮一条街
小龙虾主要来自养殖基地来盘“麻小”,就瓶啤酒,这是簋街的消夏生活。“红鬼龙虾”、“通乐”是簋街上两家主营小龙虾的特色餐馆。目前两家店小龙虾每日进货量已分别达到200公斤、500公斤,均来自江苏盱眙、盐城等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
东城区食品办科长刘英表示,自前年起,簋街的一些餐饮企业就与相应养殖基地建立了紧密对接,由养殖基地直接向商户供货,并对小龙虾的个头、色泽、新鲜度等有着严格的进货标准。
东城区卫生监督所副科长白珊也表示,簋街一直是卫生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范围,在日常巡查中,执法人员重点从进货渠道和现场加工操作两方面,对包括小龙虾等在内的水产品的采购、加工、贮存等过程进行监控。
抽检
小龙虾样本铅镉含量均低于限量值市食品办近期联合卫生、工商等监管部门,对主城区范围内销售的生鲜小龙虾以及餐饮企业内待加工与成品龙虾开展抽样检测,样本取样单位主要来自京深海鲜、大洋路、锦绣大地等大型水产集贸市场,以及簋街、东华门等小龙虾销售与食用集中场所,监测指标包括铅、镉两个重金属指标。
此次抽检的小龙虾主要来自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水产养殖基地,未发现在河道、稻田中捕捞的所谓“野生小龙虾”。
检测结果表明:小龙虾样本的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中铅、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对于甲壳类水产动物及制品中铅、镉的最大限量值0.5mg/kg。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光谱组负责人何涛博士称,只要养殖环境较好,小龙虾体内重金属含量就不会超标,因此消费者不必恐慌,可以放心食用。
提醒
虾头重金属含量高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检测样本的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与虾头内脏部分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风险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虾头内脏部分的铅、镉含量总体上高于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虾头。
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提醒消费者注意:一是到正规市场购买,挑选个头大、壳青鳃白、活力强的小龙虾;二是烹制前可先在清水中放养,使其吐净体内泥沙等杂质,并将虾鳃、细爪剪掉,用刷子刷净虾壳,烹制时要蒸熟煮透;三是食用时要剥壳去头,除内脏;四是不要与柿子、石榴、葡萄和山楂等水果一起食用,防止这些原料中的鞣酸与虾中的钙形成不溶性物,引起肠胃不适;五是现吃现做,尽量不食用隔夜虾;六是不要食用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暗、壳身有较多黏性物质的菜品;七是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过敏体质、痛风患者不宜吃。
对话
五问小龙虾记者:小龙虾是更容易在受污染的河道、沟渠中生存吗?
市食品办:小龙虾是杂食动物,其适应能力强,在干净和污泥环境中都能生存,科学实验表明,小龙虾更喜欢清洁的水质和新鲜的食物。清洁水体中生长的小龙虾活力强、活动空间大,而污染水体中的小龙虾生命活力差。
记者:如何看出是“污水小龙虾”?
市食品办: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要多次脱壳,在污染环境中,其脱壳次数减少或者不脱壳,造成生长缓慢,繁殖力差。人工养殖实践表明,浅水、脏水中养殖的小龙虾产量低、个体小、货色差;深水、干净水中养殖的小龙虾产量高、个头大、货色正。
记者:小龙虾是被用来除污的?
市食品办:小龙虾并不具备除污能力。小龙虾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富集作用,吸附强度表现为虾肝>虾鳃>虾肉,重金属对小龙虾机体具有毒害作用,为降低危害,小龙虾能够将重金属转移到外壳,并通过不断脱壳把重金属排出体外。
记者:吃小龙虾容易感染肺吸虫病?
市食品办:小龙虾和蟹类都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用烤、炒或腌等加工方法不能保证将小龙虾体内可能携带的肺吸虫囊蚴(幼虫)全部杀死。为确保安全,在烹饪时,蒸煮温度要保持在100℃以上,时间不少于10分钟。
记者:小龙虾和“横纹肌溶解症”有关?
市食品办:横纹肌溶解症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肌肉疼痛、肌无力、尿呈酱油色。关于吃小龙虾与相关疾病间的直接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有关专家表示,吃类似水产品也可能会引发相同症状,横纹肌溶解症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因此过敏体质、痛风患者尽量不要吃。(据《北京晚报》/记者杨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