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5月20日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表示,从就业和物价形势看,目前经济增速仍在合理区间。而保持适宜的经济增速,是推进新一轮大规模改革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当前的经济增长环境为改革开启了时间窗口。
人民日报周一并引述纪志宏指出,经济过热时期,市场需求旺盛,微观主体缺乏进行结构调整的动力,往往使改革措施难以落实;而在经济低迷时期,较大力度的改革又可能造成经济骤然失速。
他谈到,改革开放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于提高中国潜在增长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货币信贷和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趋降的背景下,不宜简单依靠总量扩张的政策,而是要更多依靠深化改革激发市场内生增长动力。
他认为,从微观层面看,需要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继续推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提高。从宏观层面看,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纪志宏表示,一系列有关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价格体系、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改革措施即将在年内及今后几年陆续推出。这些措施将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中国的潜在增长率。
**经济增速较适宜**
纪志宏指出,尽管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比去年四季度略低,但仍比去年二、三季度高。一季度的经济波动有一些是由于存货调整行为所致,总体上正常。
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且较去年四季度的7.9%再现回落。
他认为,国际经验显示,经济在经历了高增长阶段而进入结构转型期后,都面临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的问题。在短期内,判断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合适,既要看增长率本身,更要看经济增长质量。而目前就业情况总体较好,物价形势基本稳定,说明经济增速较为适宜。
在谈到财政金融风险问题时,纪志宏表示,目前中国财政金融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只要较好地把握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就不会出现与发达国家类似的财政、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