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随着饮料行业产品的不断丰富,企业不断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教育,消费者养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人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生活上的认识误区。比如有些人用饮料、啤酒当水喝,除了这些认识新误区,还存在老误区,比如有些人依旧还认为冰镇能杀毒。
误区1
把饮料当水喝
纠正:小孩把饮料当水喝不利长高,还易长胖
早上起来后,很多人喜欢以口味丰富的果汁、牛奶、咖啡或者奶茶等作为当天的第一杯水,忽略了起床后的第一杯“水”,真正意义上的水。同时很多家长也认为果汁饮料营养丰富,多喝果汁比喝水好。而小孩子因为果汁等饮料味道比白开水好,喜欢喝饮料,于是就出现饮料把饮料当水喝的现象,其实这样容易令孩子变胖不易长高。
鑫鑫今年9岁,在广州上二年级了,近期学校体检,测出他目前身高是125cm,体重是62kg。鑫鑫妈妈张女士看体检数据后,很着急,小孩这两年每年身高只长了2.5cm,体重却增加了15公斤,“为什么会只长腰围不长个儿呢”,张女士很疑惑,带着鑫鑫来到儿童医院询问大夫。而后,大夫发现罪魁祸首在饮料,具体来讲就是把饮料当水喝。原来鑫鑫在7岁暑期开始,每天只喝果汁、可乐等甜的饮料,不喝白开水。大夫告诉记者,医院常常遇到孩子嗜好喝饮料的现象,有些家长甚至让孩子通过喝饮料来补充每日所需的水分,但饮料是不能代替水的。
专家称,早上的第一杯水对人体健康更显重要,人体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之后,体内的垃圾要靠水来协助排泄,喝好第一杯水有助人体排毒。该专家还指出,一个人每天的正常补水量是八杯水,这个补水量的80%必须靠喝水来补充,通过饮料、汤水、粥、水果等等方式补水占整个水量的20%即可。饮料含糖分比较高,多喝会影响人体的色素中枢,尤其是孩子,喝饮料容易产生饱腹感,影响饭量,这样容易导致营养不平衡,营养不平衡又容易导致身体发胖。他还指出,有些饮料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加重身体的缺水,引起口渴,特别是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加速人体排尿。记者看到一瓶果汁饮料的营养标签上,能量2%、碳水化合物3%、钠1%、维生素8%,蛋白质和脂肪都是0。专家表示,饮料上所标注碳水化合物,实际就是蔗糖及果葡糖浆,绝大数中国人食物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和水的摄入是比较充分的,长期带有嗜好性的摄入饮料,会导致肥胖,大量碳酸摄入也会影响小孩子骨骼发育。他告诉记者,白开水才是最健康的饮品,多喝白开水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作用,从健康角度看,家长最好给孩子喝白开水。
误区2
喝啤酒解渴
纠正:啤酒不等于水,过度饮用伤肝还易致肥胖
啤酒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被称为“液体面包”,适量饮用,对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消除疲劳均有一定效果。但是有些爱酒人士却把啤酒当水喝,认为啤酒本身含水量达90%多,喝啤酒也就等于在喝水。但是专家表示,把啤酒当水喝易伤肝,同时也容易引发肥胖。
啤酒是从事TI工作的陈先生的最爱,长时间以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即一下班回到家就先喝两瓶啤酒,尤其是在气温高的夏天,冰箱里常常放着啤酒,他回到家喝冰镇啤酒感觉很爽。最近家里饮水机漏水,陈先生一直等着维修工来修也没买纯净水,渴了都是拿啤酒当水喝,大概一个礼拜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尿变成了深黄色,颇为紧张。
专家告诉记者,把啤酒当水喝,会让人体内细胞失水,失水多,人体的排毒会变差,所以会尿黄。现在有不少人在大热天口渴、口干舌燥之时,以啤酒代水,大量饮用,图一时痛快,这种饮酒方式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把酒当水喝容易伤肝。专家解释说,1至12度以上的啤酒含酒精是3%至5%,一个60公斤体重的健康成人,长期每天喝2瓶以上啤酒,酒精超过50克时,就会破坏细胞功能,损害到肝器官。另外,啤酒每升热量是17.85兆焦耳,同时还含有人体极易消化吸收和转变为体脂的果糖、甘糖、麦芽糖等糖类,过量久饮会导致肥胖,形成所谓“啤酒肚”、“啤酒心”。专家提醒人们,不能以啤酒代水大量饮用。专家还解释道,虽然啤酒含水量达92%至96%,但过量豪饮,过多的啤酒水分进入消化道,冲淡消化液,会损害胃黏膜。此外,过度饮冰镇啤酒也容易伤喉咙和肠胃,造成胃痉挛胃痛等症状。专家建议,健康成人每日饮量不宜超过2瓶,酒精量应该控制在45克以下。
误区3
冰镇水卫生无菌?
纠正:冰镇水同样易滋生细菌,导致拉肚子
夏季天气炎热,有些人喜欢将水放到冰箱冰镇,觉得冰镇过的水喝着爽,有的人甚至认为那样能杀菌消毒。专业人士告诫大家,冰镇不能杀毒,常喝冰镇水容易造成肠道紊乱,导致腹泻,尤其要注意,刚运动完不能立即饮冰镇水。
家住广州天河区的张先生特别怕热,刚入夏,他就备了一个大壶装饮用水便于放在冰箱里冷藏,每次下班回家后进门第一件事是换鞋,第二件事就是开冰箱倒冰水喝。他说,夏天,冰水喝着特别爽,下班回来喝冰水,一天在外的烦乱情绪能得到缓和,此外,冰镇还能杀死细菌,健康。但是上周末他突然拉起了肚子,整个人都要虚脱了,去医院后,医生说是无节制饮用冰镇水引发的肠道腹泻。原来上周末,整整两天,张先生把三大壶冰水都喝完了。
专家称,喝生水拉肚子是常识,但对于冰镇水,人们的认识存有误区,不少人认为冰镇是一种很好的消毒方法,事实上,在0~4摄氏度的冰镇环境中,细菌照样是会滋生,很难保证卫生健康。此外,冰水容易刺激咽喉部和肠胃,引起喉咙痛、腹泻、胃痉挛等症状,夏天人体胃酸分泌相对较少,大量饮用冰镇水会进一步稀释胃酸,造成肠道紊乱。专家说,长期喝冰水,会导致体温迅速降低。该专家提醒道,夏天,锻炼完后不能立即喝冰水,人刚刚锻炼完是处于一种散热的状态,立马喝冰水,强制性地把热气消除掉,大脑会误认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于是会“命令”身体停止排热工作,这样导致余热蓄积,易中暑。要待身体慢慢恢复后,才能喝冷的东西。专家建议,夏季还是适宜喝与室温相同的温开水,保护喉咙和肠胃,更利于消暑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