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4月份主要经济运行数据,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表现均乏善可陈,不足预期。市场判断,短期内宏观经济仍将维持弱复苏。而受热钱流入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调整非常纠结,政策选择处于“两难”境地。
工业增长在提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被经济学界认为与GDP高度关联的经济指标,因此在各类宏观数据中更受关注。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较3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工业增长在提速,显示整体经济形势处于回升态势。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集体企业增长5.7%,股份制企业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股份制企业仍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
4月份投资数据表现较为乏力。1至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13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增速较前3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至4月,第一产业投资1770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比1至3月加快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39118亿元,增长16.3%,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50431亿元,增长23.9%,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微升
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0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较上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份消费数据中,金银珠宝类产品的销售额单月达到303亿元,同比增速为72.2%,较1至3月增速高出54.5个百分点。4月12日到15日,国际金价大跌,曾一度引发消费者对黄金饰品的抢购潮。
与金银珠宝消费大增相反的是,国内餐饮消费增速继续维持低迷。数据显示,4月份,餐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仅为7.9%,增速较3月份下滑0.8个百分点,而高档餐饮行业萎缩趋势仍在加剧。
货币政策处于“两难”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微博]表示,前期公布的CPI和PPI数据,显示通胀仍温和可控,但企业盈利空间继续受挤压,经济回升势头仍偏弱。
对于今后的宏观政策选择,申银万国[微博]经济学家李慧勇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的货币政策处于松紧不得的两难境地。从利率看,中外息差扩大导致外资流入,需要降息,但降息又可能增加物价和房价的压力;从准备金率看,上调准备金是最有效的回笼资金工具,但在经济疲弱的情况下,这可能被人误以为是一个紧缩的信号,对经济复苏不利。
晨报记者 孙春祥
■相关新闻
前4月商品房销售大增59.8%“成就”地方税高增长
四月中央财政延续负增长
晨报讯(记者 孙春祥)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1至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1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1%,增速比1至3月提高0.9个百分点。受房地产开发保持高速增长影响,地方财政在4月份同比增长14.7%,而中央财政却因企业所得税增幅很低,延续上个月同比下降态势,增幅仅为-2.2%。
1至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1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1%,增速比前3个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3121亿元,增长21.3%,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1至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297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0%,增速比前3个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1.1%。商品房销售额19847亿元,增长59.8%,增速比前3个月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65.2%。
今年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形势较好,直接导致地方财政维持较高增速。财政部昨天公布4月财政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431亿元,同比增加657亿元,增长6.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357亿元,同比下降2.2%;地方财政6074亿元,同比增长14.7%。
数据显示,在4月份主要归地方税收中,土地增值税244亿元,同比增长30.5%;契税316亿元,同比增长69.2%;城镇土地使用税198亿元,同比增长16.9%。
财政部表示,本月中央财政收入延续上个月同比下降态势,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增幅很低,进口环节税收同比减少,以及去年同期清缴石油特别收益金收入入库较多、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上个月房地产成交额大幅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