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5月6日 - 中国央行官员周一证实,正在研究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办法,此业务将同时涉及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计划年内推出。
央行货币政策司二司副司长郭建伟周末在广州也透露了上述信息,并表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基本确立:按照先贸易后直接投资、再金融投资的思路,顺应市场需求、减少制度障碍、严格贸易真实性审核、采取市场化管理方式开辟了一条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新路。
“经过这几年的运作,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不断成熟,下一步就是个人的人民币跨境业务。”上述官员对路透表示。
他表示,个人跨境业务包括旅游、网上购物,以及个人小型外贸公司的贸易、收资、并购等业务,这些都可以考虑允许以人民币进行。
“目前义乌已经在试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后就可以在全国推出。”他称。
中国证券报此前援引消息人士称,义乌的金融改革方案已经定稿,其中包括放宽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政策限制,落实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等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进出口和转口贸易的支付手段,推动人民币成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结算、投资货币。
目前中国政策规定个人每年仅有等值5万美元的换汇额,若能允许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和开立外汇结算账户,有助于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个体工商户而言是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