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体检季
春季正是体检季,体检结果轻松读。
本报健康版邀请津城知名专家,为您解答与体检有关的疑问。若您有此类问题,欢迎来电或通过微博私信我们。
电话:28201234 微博:新浪微博“城市快报”
本报讯(记者 张昭)如今的体检套餐越来越丰富。拿到报告,最令人困扰的往往是生化项目它们中的很多名词都很拗口,特别是一旦结果“不达标”,总以为得了大毛病。那么,如何来简单科学地看懂生化检查结果呢?
生化项目包括哪些
分别针对哪些疾病
“生化检查主要是用来查肝、肾功能和血脂、血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朱胜利介绍说,针对肝功能的项目有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筛查肝炎、肝癌、胆道等疾病;针对肾功能的项目有肌酐、尿酸、尿素,主要早期发现肾脏疾病;血脂主要用于筛查动脉硬化,餐前血糖则针对的是糖尿病。
由于生化检查的项目较多,一个指标可以提示多种问题,而且还有很多生活因素会导致“假阳性”,因此朱主任不建议大家看到结果异常就上网搜索、自我诊断,而是最好两周后到医院复查。
各种“肝数据”里
谷丙转氨酶最关键
“与肝相关的检查数据很多,名称也很拗口,这让非专业人士不容易看下去,其实在所有这些数据里,主要看谷丙转氨酶这一个指标就行了。”天津医院和平院区(天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瑞红告诉记者,肝酶主要是反映肝细胞有无受损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其中又以谷丙转氨酶最为“敏感”和“及时”,只要有1%的肝脏细胞损害,就可以使血中的谷丙转氨酶浓度增加一倍,因此,这种酶的水平能够比较敏感地监测肝脏是否正在遭受损害。
朱主任指出,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在0至40之间,一般高于正常值两倍才有临床意义。张主任进一步解释说,在排除病毒性肝炎等情况后,如果数值在100左右,即便没有任何不适,也应怀疑脂肪性肝炎的可能。前不久,她就遇到一位拿着体检报告前来就医的年轻人,这名男白领30岁出头,个子挺高、身材匀称,自述没有任何不适,来看医生的唯一原因就是体检报告中的谷丙转氨酶这项数值超过了110。“幸亏他来得及时,因为他身体的这种情况应该要吃药进行干预了,否则对身体的伤害不亚于病毒性肝炎,长此以往,甚至有肝硬化的危险。”
不过,转氨酶指标升高也不必太紧张,过度疲劳、剧烈运动等也会导致肝酶升高,比如检查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刚刚在操场上跑了几圈,立刻就检查他的转氨酶水平,结果很可能高出了正常范围,因此如果一次体检肝酶“不达标”,不要担心自己患了严重的肝病,最好休息休息,过段时间再查一次。
肾功能要看“肌酐”
血糖连续升很危险
在肾功能检查中,肌酐是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肌酐不在正常范围内,肯定需要复查,其他项目如尿素,它容易受饮食影响,单看这一个数据没有临床意义;而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如果体检前一天吃海产品或者喝了很多啤酒,那么它也可能升高,但尿酸同时也是痛风等疾病的诊断指标,所以第一次查出血尿酸偏高,应先考虑下体检前的饮食是否健康,或排除一下是否用过会升高尿酸的药物、保健品等,并通过饮食控制定期复查。若是伴有关节疼痛等其他症状,就要尽快咨询专科医生了,必要时需服用药物。
“糖尿病的指标最为简单,空腹血糖6.1至7.8说明空腹血糖受损,超过7.8就要考虑糖尿病了。”朱主任说,有种情况值得警惕,就是空腹血糖连续几年检查都在升高,若不及时干预,很可能几年内就会查出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