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自治区质监部门的质检机构对35类产品开展了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4.3%。其中,20种产品的抽样合格率达100%,而豆制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0%。
抽查的产品中,绝大多数是食品。共抽查567家企业的681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4.9%。其中豆制品质量问题突出,不合格项目是菌落总数。瓶(桶)装饮用水抽样合格率为84.2%,较上季度合格率有大幅提升。
羊绒针织品本次抽查了15家企业的30个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83.3%。不合格项目主要有纤维含量、起球、色牢度。纤维含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用羊毛纤维冒充羊绒纤维;二是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未严格进行检测验收和产品检验,致使产品质量失控。起球项目不合格的问题较往年突出,主要原因一是羊绒原料的品质正逐年下降,尤其是绒纤维长度的降低和纤维长度离散的增大直接导致羊绒针织品起球现象突出;二是最近随着羊绒纤维价格的上涨,企业将积压下来的陈年旧货开松后作为原材料与新羊绒原料混合加工;三是生产企业为了追求产品的手感和风格,使用不当的缩绒工艺,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羊绒针织品起球。色牢度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使用劣质染料或者在产品的后处理过程中,固色、清洗等环节的工艺不达标。
本季度抽查产品中,有20种产品抽样合格率达到了100%。分别是炒货及坚果制品、大米、淀粉及淀粉制品、糖果及糖果制品、谷物加工品、酱腌菜、罐头制品、挂面、奶酒、啤酒、葡萄酒、碳酸饮料、含乳饮料、液体乳、乳粉、冷冻饮品、食用菌、熟肉制品、速冻肉制品和农膜。(记者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