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经意的镜头:24日下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独自一人来到盐城大富豪的新厂区,背着手佝偻着身子好奇地左看看、右转转,偶尔还和几个正在停车场捡拾砖缝间零星碎屑的人攀谈几句。
老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办公楼前的广场上,大富豪党委副书记顾卫国正在招呼着大家忙投产庆典的事儿……老人后来费劲地上了办公楼,还在行政办公室坐了会儿大富豪员工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老人的孙子是盐城大富豪的职工,她是特意来看看新厂的,对于新厂他们一家盼望了好久,她还想来感谢一下董事长易昕。
这里是盐城大丰城关镇的大中镇工业园区,一座酒红色的建筑群、耸出建筑群的体量巨大的啤酒罐,透出一种颇为独特的格调和气质这几乎就是大富豪南通本部“中国最美啤酒工厂”的复制品,源自迪拜帆船酒店设计师“回归啤酒文化”的灵感,在一种洋气和休闲的融合中一脉相承。
这是一座足以骄傲的现代化工厂,是一座方圆300公里的12家啤酒工厂中最漂亮最现代化的不但是装备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而且在设计理念上,采用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并且在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节省等诸多方面做得足够专业和领先国内一流。
对于新厂的渴求,盐城大富豪的200个员工等了近十年2004年12月,大富豪收购了大丰“新立达”啤酒。那时的“新立达”还只是一个乡镇企业,一年下来只要上六七个月的班,剩下来的日子要么就是打零工,要么就是种田,半工半农的职工一年的收入也就六七千块钱,还没有上保险。
“那时候,职工家里想买个大件用品也要好好算计”,原“新立达”的员工、现任盐城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寿华告诉记者,“大富豪收购后,我们的日子发生了根本变化,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了三四万元,不少工人都买了房子买了车子。”
事实上,收入的大幅增加并不是大富豪员工最看重的,毕业于“酿造黄埔”江南大学的总经理助理田中桥因为娶了个上海老婆,从盐城大富豪跳槽到当时的上海力波,呆了4年历经了那一场轰动啤酒界的“力波收购风波”之后,他选择了回来相比力波的“人心涣散,不认真做事”,他更在意大富豪与生俱来的“勤勉,踏踏实实做事”。
经过5年多的努力,盐城大富豪年产量由原来的1.7万吨增加到5万吨,但这依旧满足不了市场,盐城、淮安及里下河地区日益旺盛追求高档的需求。扩建新厂,成为了盐城大富豪十年的梦想,为了新厂,老工人在零下6、7℃坚持亲自上阵刷油漆搞基建,“再冷心里也暖和”;为了新厂,20多年的老工人从全自动化生产线上顺利转岗,开开心心地干起了二三线的活,“还是要谢谢大富豪,没有大富豪,哪有我们”;为了新厂,曾经半工半农的员工主动要求技术培训,跟上大富豪的发展步伐绝不掉队,“大富豪,教会了我们"做酒先做人"……
今天,这一梦想实现了。“两厂元老”吴寿华深有感触:“我在啤酒这一行很多年了,深刻感受过原来企业的半死不活之囧,也亲身体验了大富豪的激情、理性的高速发展。大富豪,不仅是一个啤酒品牌,大富豪也是一种精神,它给了我们追逐梦想的信心。”
大富豪,谢谢你。
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