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奥地利学派和啤酒游戏--给当前糖市的启示

2013-04-24 17:123270
  从19世纪开始,奥地利学派的自由市场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争执就无休止。而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10年政府通过释放流动性以试图挽救经济,再到现在的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不得不怀疑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增长的合理性。在奥地利学派认为,当需求无法同步于产能增长的时候,消费品价格即会下降,下游消费产业的利润会下降,实际工资趋于增长,工人失业率增加,但是资本品价格的下降使得中上游产业得以维持生产,直至生产继续扩大,服务业繁荣和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实际工资和国际实际收入持续上涨。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方式,如果通过政府投放信贷规模试图挽救危机,这部分扩张的信贷会使得企业错误投资,盲目扩张产能,但新增的收入无法满足新增产能的市场扩张,最后反而会落到经济波动幅度扩大,企业杠杆放大,金融危机没有消除,而是被掩藏起来了,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恢复。

  这里还有一个游戏,叫啤酒游戏。在游戏当中,啤酒生产商产能和需求保持一定的均衡。突然给均衡的系统来一个外在的需求冲击。虽然会使得生产企业在短期内有一个虚假的繁荣,但是繁荣过后,却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过剩的产能。

  从这里,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是的,这类似于我国的蔗糖收储政策的逻辑。收储政策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稳定价格,却无法阻止周期的自我矛盾的修复周期。在收储的支撑下,似乎让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在官方的保障下,大型压榨企业盲目扩张榨糖产能,似乎有人兜底的感觉。这相当于通过某种方式补贴于企业。虽然在结果上,能保障种植面积和压榨产能,但是却失去了时间优势,不利于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市场化竞争下的优胜劣汰。

  就如同现在我国白糖产业的局面,国储兜底,却相当于补贴给了国际原糖。苦苦维持现货价格,在贸易自由化的今天,还是逃不过外围原糖的冲击,躲不过利润驱动的欲望。

  雪崩和蚂蚁觅食

  雪山上的积雪,一层一层往上盖,积压厚厚的一层。如果每次自我消化掉,那危险还不大,最怕的就是一直不塌陷,累积了风险。因此,国外就有专门的机构,关注着雪山上的积雪,一旦数据认为积累了过多的雪,就要人为用小型炸弹,主动引爆积雪,使得其释放能量。以不至于造成时间不可控的巨大坍塌。一旦雪崩开始,向下滚动的动能,会带动途中的其它积雪。

  蚂蚁觅食,它们会用触角传达信息,一旦找到食物,就会沿着原路返回,并留下信号,被告知的蚂蚁,也会通知其它蚂蚁。就这样,找到了最近路径的食物源。

  这种情况类似于国际黄金和郑糖的行情,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获利途径,它们的途径相互交错,但会有资金找到最佳的利润途径,也就是阻力最小的获利途径。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中要有各种角色,一个市场如果只有单一的机构,价格搜索是难以有效率的。如果盘整得越久,积累的能量就会越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的,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如果上涨或者下跌的途中,时而出现一些中短期的上涨或者下跌,市场能量或者风险,那么,会很难出现一波如此凌冽的走势。

  对榨糖产业补贴之我见

  白糖是各个国家的基本能量食品,对于我国来说,同样是处于战略地位考虑。因此,保持一定的产能和产量,是基于食品能源安全考虑的一环,这需要种植技术的进步和种植面积的保障。在目前的补贴模式下,榨糖企业往往能获得一点保障,即通过收储部分过剩国产糖,或者通过抵押获得信贷资源,缓解企业资金问题。但是这种模式是通过白糖的价格其作用,以扭曲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途径。在贸易自由化的今天,这必然会存在政策效果事倍功半的局面,产业补贴利益间接输送给了国际原糖,导致国内企业在糖价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仍然有着生存的危机。

  国内外差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我国榨糖的成本较高,也就是甘蔗收购价格较高,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很难再有降低成本的余地。如果我们把补贴直接到种植农民,降低甘蔗收购价格,企业最后通过市场销售获得生产利润的保障,既能保持种植面积,又能有效抵抗外围原糖的价差冲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