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商品期市盘面情况点评
周一(4月22日),国内商品期市多数收低,金属和能源化工类期货多数下跌,农产品期货全线下跌。其中,豆油跌2.86%,跌幅居首,沪铜、棕榈油、白糖等5品种跌逾2%,玉米、焦炭、焦煤跌逾1%;沪金涨1.04%,涨幅居首;玻璃收平,其余品种涨跌幅均不超过1%。
当日,具体来看,金属期货多数下跌,贵金属涨跌不一,沪金延续反弹势头,涨1.04%,涨幅居首,因技术性买入,沪银表现稍弱,短期内贵金属走势不变,或将继续震荡下行,沪铜跌2.83%,跌破50000关口一路下行,暂守49000上方,后市关注中国需求;能源化工类期货多数下跌,橡胶跌2.18%,焦煤、焦炭跌逾1%,玻璃收平,仅燃油、PTA、塑料小幅上涨,橡胶结束反弹势头,下破19000支撑,煤炭或进入资源税征收范围,且库存高企,料后市维持弱势;农产品期货全线下跌,油脂类强势下行,豆油跌2.86%,跌幅居首,棕榈油跌2.81%,白糖虽传言收储,但基本面一直偏空,下跌2.53%,大豆供需即将回归平衡,且美新豆上市,后市不容乐观。
二、隔夜国际市场收盘情况点评
周一(4月22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高。市场对Netflix与苹果财报前景持乐观预期,能源与科技板块领涨。美国3月二手房销售数据坏于预期,并未对市场产生大的负面影响。欧洲主要股指多数走高,仅英国小幅下跌。欧元区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四连升,而美国公布的3月成屋销量数据不及预期,打压市场尾盘从高位回落。
周一(4月22日),纽约黄金期货收盘重新站上1400美元,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盘上涨,主要由于数据显示大型交易商减持空头,从而促使市场对黄金的实体需求增长。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上涨0.9%,报每桶88.76美元。我们认为,5月份合约的到期导致原油期货市场走势产生了波动。与此同时,交易商仍对原油市场需求前景感到担心。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期货价格电子盘涨跌不一,三个月期铜主力合约跌0.60%,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精炼铜进口降至218823吨,同比下降36.7%。另外,LME铜库存仍接近十年来最高,我们认为,铜市今年可能会出现供应过剩局面。高盛将2013年铜价预估从每吨8453美元调降至7600美元。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回落近1%,交易商称,因预报显示下周美国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有利播种。
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小涨,因交易商回补空头头寸,且在上周跌至六周低位后,买入棉花期货。ICE原糖期货下跌,因最大的蔗糖生产国巴西中南部地区加快甘蔗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