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围竞先量化宽松,或推延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时点
* 国内经济复苏尚弱,限制宏观政策收紧空间
* 可先选择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
* 未来经济增长动力或主要来自城镇化带来的投资需求
路透北京4月19日 -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称,发达经济体竞先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或推延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时点,可先选择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
他在北京一场讲座中并指出,外围宽松的货币环境和尚弱的国内经济复苏,将限制中国宏观政策收紧空间。
“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是中性,没有那么紧;随着别人的宽松,可能带来通胀,但是因为经济增长在放缓,所以不敢货币政策收太紧,好在还有资本管制,”丁一凡称。
“资本项目的开放可能会延缓,”他认为,“基本上我估计央行要做的第一步不是放松资本管制,而是放宽汇率浮动。现在是1%左右,非常非常小,我估计未来怎么也得放到5%以上。”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周三在华盛顿表示,从市场形势来看,目前适合考虑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之后瑞银集团发布报告称,中国最早可能在本周末宣布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以在G20峰会期间彰显中国央行对汇率市场化的积极态度。
**城镇化为中国经济提供动力**
针对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的牛市,丁一凡分析称,真正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的,是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也需要以中国为代表的需求预期支撑。虽然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金融资产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基本价格的上涨,但是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所言,要警惕下一轮的金融泡沫。
他并指出,未来发达国家缺乏发展动力,债务只能不断增长,债务危机远未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只会让世界面临可怕的通货膨胀前景。此外,传统发达市场对中国出口的贡献,未来由以非洲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进一步承接的过程,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