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周三在华盛顿表示,从市场形势来看,目前适合考虑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
易纲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题为“汇率安排”的研讨会上称,中国一直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方向是明确的,未来几年也将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
易纲称,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已升值约3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超过36%。
中国央行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波幅限制倍增至1%;而外汇市场交易机构随后亦首次获准卖空美元。
易纲还表示,中国高度关注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的可能性及负面影响。他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某些货币大幅贬值,引起其他国家的竞争性贬值,这是IMF和二十国集团都不愿看到的。陷入竞争性贬值没有赢家。”
自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推出多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本币走弱。特别是近期日本央行出台的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日元大幅贬值,引发了市场对主要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