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投毒案的嫌疑人林某为广东潮阳人,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因成绩优秀被免试推荐到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事发前正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实习。据透露,林某没有参加3月9日的博士考试,已经找好了工作单位,是广州中山大学某附属医院。他的本科同学得知消息后都备感意外,“以前他跟同学相处得都很不错,难以相信他会害人”。(4月18日中国新闻网)
连日来,复旦学子黄洋的不幸离世牵动众人心,让人扼腕叹息,而黄洋父母失去独生爱子的痛苦也叫人揪心。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确实让人感到痛心疾首,但是纵观整个事件,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忽略,就是此起投毒案的嫌疑人林某。
之所以要刻意提到嫌疑人林某,不仅仅是因为他投毒案嫌疑人的身份,而且还因为,在警方对此案没有下结论之前,林某的犯案动机以及各种所谓的“阴谋论”,就出现在了网络和媒体报道中。某些媒体翻出了林某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以图从某些方面来证明林某确实有犯案的动机,甚至爆出了林某已经向警方供述了毒害黄洋的动机,但事实上,警方对动机的核实尚在进行中。
诚然,媒体的职能就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满足公众对新闻的追求,但在事情尚未尘埃落定之前,铺天盖地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是否会让人有一种媒体审判的感觉?这样的行为不会给还在调查事件真相的警方以及接受调查的嫌疑人带来压力么?
黄洋的不幸固然让人痛心,但在警方下结论之前,媒体应该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不去妄自断定另一人有罪,也不应该去做所谓他的原生家庭和性格的调查分析。热情不能代替真相,慢一点严谨一点,容最后的真相说话,这才是真的对生命负责。
文/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