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面对“扰邻现象”当真只能“自认倒霉”?

2013-04-17 11:581570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碰上好邻居,那共处起来就很舒服,而如果碰上个不文明的“恶邻”呢?唉,那可是苦不堪言。前几天,我们向市民征集“来说说我的极品邻居”,很多读者来电向导报记者反映发生在他们小区的不文明现象,也有一些市民则是来检讨他们干过的扰邻事,为此他们也吃到了自己不文明的苦头。(《海峡导报》4月16日)

  邻居,当然不能随意选择,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缘分的成分。假如不幸摊上不文明的“恶邻”,似乎也只能自认倒霉。不过,因为扰邻问题而使得邻里关系恶化,固然十分常见。但面对扰邻现象,是否真的只能忍耐呢?

  某种程度上,既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邻里之间出现些不协调,也本在意料之中,但这并非完全不可调谐。恰恰相反,当下邻里之间关系的紧张,甚至面对扰邻现象都毫无办法,恰恰缘于平日里邻里关系的淡漠。假如邻里之间有更多的沟通与互助,真正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对邻居的干扰,原本应有协调的可能与空间。

  当然,仅仅是协调,当然难免也会有协调不成的时候。但相关政策法规早已对扰民行为给出了惩罚性的规定,对于扰邻者,若和平交涉不成,未必就成不治之症。比如关于午间及夜间休息时间禁止装修扰民的规定,只要相应的罚则明确,相信没有人会愿意为了一时之快,支付罚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治理扰邻,保障社区居民安宁权这件事情上,“法治”依然要比“人治”棋高一招,期待更多的左邻右舍们能善用规则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