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即期收盘继续刷新历史新高
* 中间价亦续创新高
* 一季度GDP增速弱于预期令涨幅收窄
* 人民币走强格局短期料难改
路透北京4月15日 -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收盘续创新高,盘中亦再刷新历史高位至6.1860元,受中间价连续第二天创新高带动。虽然一季度中国GDP等经济数据弱于预期,但因经济基本面仍较为稳定,难以改变人民币升值格局。
交易员称,受隔夜美元空头获利回补,以及市场预期一季度中国宏观数据较弱,人民币即期早盘出现一波较强的购汇盘,并在宏观数据公布后获利回吐。短期看人民币升值格局不会改变,资本流入仍会增长。
“早盘走势应该跟GDP数据相关,市场预期GDP会差一点,所以会在数据公布前买一点(美元),公布后再卖掉,...这样就呈现了一个(美元)先上后下的局面。”上海一外资行交易员称。
多数交易员称,未来人民币继续看涨,因即将进行的G20会议可能会给人民币以更强的升值压力,且中国经济宏观面相对稳定亦吸引更多国际游资的流入,因此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热钱流入的角度,短期内人民币仍将继续看涨。
“客盘其实相对均衡,虽然早上一波美元买盘,但后市整体人民币还是看涨,结汇仍会偏多,6.18可能会是下一个支撑位。”北京一国有银行交易员称。
中国经济弱复苏格局不改。最新公布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回落至7.7%,逊于市场预期。尽管消费和投资基本持稳,但工业生产3月意外疲弱拖累经济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在记者会上将一季度GDP增速的回落,归因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主动调控的结果。他并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警示称世界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不断加大,给新兴国家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并给其货币带来更大的升值压力。
受中国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拖累,中国股市沪综指.SSEC在数据公布后应声收跌1.13%;新西兰元和澳元亦大跌。周一从大宗商品到亚洲股市的风险资产均走低,因美国和中国数据弱于预期引发对全球经济前景的忧虑,促使投资者锁定近期市场升势的部分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