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塑化剂新标准将大幅放宽消息刺激,白酒板块大涨。不过有市场人士担心标准放宽会加剧消费者对整个白酒行业的恐慌,或成第二个信任尽失的“国产奶粉”。(4月10日腾讯财经)
在热议和反对声中,白酒塑化剂新标准还是要出台了,而且正如人们所忧虑的,新标准的含量指标将有较大幅度放宽,介时80%以上的白酒企业都能达标。
受去年“塑化剂”和“限酒令”的影响,中国白酒行业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销量和业绩双双低迷。塑化剂新标准无疑给白酒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鼓动得股票大涨,企业振奋。
但塑化剂新标准却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信心。有媒体曾报道,塑化剂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人体长期摄入会干扰内分泌,导致儿童性早熟、男性性征不明显等后果。在新标准下生产出来的白酒,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敢去喝。
有研究表明白酒中的塑造剂主要来自于生产、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塑胶容器、管道、密封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迁移及环境影响等。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工艺设备等手段,把塑化剂含量控制在标准内。但白酒行业却走了一条南辕北辙的路,寄希望于标准的放宽,大有义无反顾步国产奶粉后尘之势。
忧虑和呼吁已经挡不住中国白酒行业成为“国产奶粉第二”,笔者叹息,那就由着白酒行业去吧,这样一个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业,即使信任尽失、一蹶不振又有什么可惜。
白酒并不像奶粉一样非吃不可,而且白酒喝起上头,喝多了伤身,喝醉了误事,喝得酒精中毒了还可能丧命,少喝或者不喝只会对身体和工作有利。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借着白酒向塑化剂“投怀送抱”的时机,索性把这害人的白酒给戒了。
虽说我们有着千年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但时至今日,这种酒文化已经变得俗不可耐。酒桌上充斥着“一口闷”的拼酒劝酒,充斥着“拉关系”的虚情假意,高档白酒更是成为了公款吃喝的腐败媒介。这样的酒,喝着有什么意义。倘若是心胸坦荡、情真意切,一杯清茶足以替代那一杯浊物。
不喝了白酒,我们还可以选择去喝度数更低的啤酒和有益健康的葡萄酒。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白酒的危害,他们或是戒酒,或是改喝啤酒和葡萄酒,中国的酒文化已经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塑化剂新标准很快就要出台了,但这并不会引发国人到香港和国外去抢酒喝;即使白酒行业因为塑化剂新标准而出现危机,中国的经济也不会就停滞不前了。那么,就由着白酒行业去做国产奶粉第二吧,或许只有在自食恶果后才会幡然醒悟,重新回到重视质量的正路上来。(长江网 王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