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在与各大啤酒厂商洽谈之后,金威啤酒的“新管家”终于尘埃落定。近日,华润创业公司首席财务官黎汝雄表示,预计可在7~8月接管金威啤酒,但目前交易仍待商务部批准。
金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是广东省政府在香港最大企业——粤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下控股企业。作为广东省一家啤酒巨头,金威啤酒却遭遇华润创业的收购。一时间,金威啤酒的命运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华润创业将接管
2004年8月,金威啤酒集团成为香港恒生综指成份股。金威啤酒集团专业从事啤酒酿造和销售,下辖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深圳金威啤酒酿造有限公司、金威啤酒(汕头)有限公司、金威啤酒(东莞)有限公司、金威啤酒(天津)有限公司、金威啤酒(西安)有限公司、金威啤酒(成都)有限公司、粤海金威啤酒销售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
然而,金威啤酒此前却发布公告称,华润雪花出价55亿元人民币,实际出资53.8亿元收购金威旗下的分别位于成都、佛山、东莞、汕头、天津、西安及深圳的7家啤酒酿造厂。在2011年,这7家啤酒厂的啤酒年产能为170万吨,销售量达约93.4万吨,营业额超过17亿港元。
作为广东省的啤酒业巨头、粤海旗下的啤酒品牌,金威啤酒在华南地区有着强大的市场份额。如今,金威啤酒为何却陷入出售资产与被收购的悲惨境地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原因,金威啤酒的盈利状况处于亏损状态。
金威啤酒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金威啤酒收入为15.49亿港元,比上一年下降11.9%;啤酒销量8.04万吨,下降13.9%。加上成本上升,录得亏损1.68亿港元,不派末期息。资料显示,2011年金威还能获得纯利3476万元。
而雪花啤酒方面也拥有了收购金威啤酒的实力。领衔的啤酒业务,去年营收为280.6亿港元,溢利8.2亿港元,同比增5.2%及4.8%。雪花啤酒方面表示,已在中国啤酒市场占据22%的份额,销量为1063.9万千升。
尽管目前金威产能利用率只有50%,但华润创业公司高层很有信心。华润创业方面表示,收购金威后,华润雪花可获得145万吨的综合产能并强化竞争优势,啤酒业务占有率增加1%,德银证券报告也表示,收购金威啤酒之后,华润雪花在广东的市场占有率可大幅增加到20%以上。
在金威啤酒的收购权争夺战中,国内另一家啤酒巨头燕京啤酒(000729,股吧)一度占据上风,最终优质资产的金威啤酒缺花落华润雪花,给华润雪花在啤酒市场上的强劲占有率再注入一支强心剂。目前,华润表示,今年的啤酒资本开支将达30亿港元。
有啤酒专家表示,啤酒市场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战况越激烈,就越是存在整合的机会。华润雪花收购金威,不仅是收购了一个厂的有形资产,更为重要的是收购了大量的无形资源: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所附属的渠道客户、运作市场的人力资源,这是无法用代价衡量的。
金威啤酒何去何从?
金威方面表示,在剥离了啤酒业务之后,金威啤酒集团将更名为粵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将把资源集中在房地产项目发展及投资业务上。政府规划也欲将此地段重建成为珠宝设计、生产、展览及销售中心。计划显示,该商业规划分三期进行,时间将持续到2019年底,
那么,华润创业接管金威啤酒之后,金威啤酒将何去何从?据悉,金威在全国的占有率约2%~3%,收购后金威的平均产品售价不作重大调整。而金威啤酒在签署协议后,内部员工向高层表达了金威啤酒保留现有份额和品牌不变的意愿,但华润创业方面未说明是否会保留金威品牌。
有公开资料显示,蓝剑啤酒曾是西部地区的啤酒老大,一度占领市场份额高达60%。但被华润收购之后,华润雪花持有蓝剑14家啤酒厂,占有四川市场70%的市场份额。合资之后,华润雪花利用蓝剑在西南市场的优势渠道,大力推广雪花啤酒,销量突飞猛进。而蓝剑啤酒则受到压制,市场增幅远低于雪花。
当时,有业内人士指出,毁掉蓝剑品牌是很可惜的。华润雪花的战略应该是慢慢淡化川人的蓝剑情结。在经历2~3年的淡化期后,蓝剑啤酒走向消亡,从当地市场上逐渐消失。
因此,对于华润创业收购金威啤酒一事,上述业内人士坦率地表示,从华润雪花一贯的做法来看,在并购地方品牌后,无一不大力推广雪花品牌,而被并购品牌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幅减弱。这是华润的战略,也是被并购企业必然要直面的结果。
一位啤酒行业资深人士分析指出,按照华润雪花并购其他啤酒品牌后的常用手法,很有可能会逐步拆解金威啤酒。首先,华润雪花将充分利用金威啤酒在广东省内的渠道推广雪花啤酒,并逐步弱化金威;其次,通过采购、物流等手段,逐步控制金威的原料来源;最后一步,就是裁撤部门和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