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要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白酒要成为世界顶级名酒,也必须要从世界范围来审视。 |
作为世界顶级名酒,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产地无可复制,因为土地、气候和环境是不可再造的;二是独一无二的技术工艺;三是独有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四是稀缺性,“物以稀为贵”是世界通则;五是国际性,必须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具备了这五大元素,酒,也就具有了投资升值的核心价值。
中国的世界顶级名酒
作为中国白酒的杰出代表,剑南春其实一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其品牌高度出类拔萃,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是其他白酒无可望其项背的,但是比起其他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外顶级名酒,比如罗曼尼?康帝、路易十三、拉菲、木桐、柏图斯等,剑南春的世界知名度和认同度就小了不少。
用世界顶级名酒五大标准来衡量,中国白酒的国际性尚欠缺,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对这一品牌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与 茅台、五粮液并称中国三大顶级名酒,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认知,除此之外,他们悠久的历史、独特工艺、不可复制的产地等特性也是被广泛认同和认知。但是出了国门,除了华人,或许还有不少亚洲国家比较了解,到了非洲、美洲、欧洲,认同的国家和地区就少了,认同的深度也相应肤浅,直至一无所知。或许稍微偏远的地方只知道“茅五剑”是中国名酒,而不知其他,再远点可能只知道“白酒是中国独有的酒种”而不知“茅五剑”。更明显的一个差距就是,为什么欧美的名庄酒能在中国成为追捧和投资理财产品,具有巨大的增值潜力,而中国的“茅五剑”在欧美就没有这样的待遇?甚至在中国本土,这些名酒的投资潜力都没有被完全认知。
|
|
中国白酒已经走在世界顶级名酒的路上,我们正在努力成为世界范围广泛认同的名酒。
可喜的成绩是我们在品类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但这并不能说明被世界接受和认同。我们在亚洲在华人的心目中有地位,有认同,但是在亚洲之外还“有同而不认”的现状。
剑南春很早就开始了国际营销,《大唐华章》、克林顿来访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营销已经在“唐人圈”形成了广泛的认知和认同。
我们认为,因为阻碍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口感风味和文化认同两个壁垒,已经被证实是可以消弭的。
口感不是问题,中国人能接受马尿味的啤酒和酸涩的葡萄酒,外国人同样可以受中国白酒。
国际食品检验标准也决不是不可突破的铁墙,所需要的只是技术上的改进。剑南春在全球酿酒业率先进入“纳米时代”,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突破。
而文化的认同,更多的是由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所决定的,美国文化风行全球就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亚洲金融风暴和华尔街金融风暴、汶川大地震的重重考验,中国的国际力量和国际地位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中国文化正在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影响着世界。
|
|
2002年7月,“剑南春之夜. 时尚诗乐舞《大唐华章》”在北京拉开了全球巡演的帷幕。是对唐文化的一次凝练与传扬,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而作为唐时贡酒的剑南春,其品牌内涵正深刻地融于其中。
2003年11月9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专访剑南春集团。一场“市场准入与全球营销——克林顿剑南春之旅”的活动,将剑南春拓展全球市场战略的大幕正式拉开,而比美国历史的五倍还要长的剑南春则聚集了来自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克林顿 “画龙点睛”地为剑南春的“剑”字点上了浓浓的一笔,昭示着飘香千年的剑南春即将一醉全球的深远和豪迈!
作为国际市场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剑南春与电影结盟,“附体”年度热片,国内外热播的《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系列、《夜宴》等电影中都有剑南春的完美体现,极大地推进了剑南春国际化的前进步伐。
2007-2008中国南北极考察,正值国际极地年这一全球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高强度的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它被誉为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奥林匹克"盛会。剑南春积极赞助这次活动,一方面剑南春希望能够为国家科考事业尽一份力量,尽到一个企业公民的责任,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迈出品牌全球化营销思路的步伐,借力南北极科考事业,深入到"与世界接轨"的时代大潮中,走上品牌全球化之路。
在一系列的营销组合拳展开之后,剑南春的国际化布局进入下一个阶段,那就是利用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和轩尼诗集团的国际势力,为自己搭建了一个非常优质的跳板。
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力求通过区域品牌建设和推广,将“中国白酒金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与法国波尔多、德国莱茵河畔等齐名的世界级酒精饮料产区,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主要酒精饮料之一。剑南春积极布局,借势白酒金三角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时值盛世,放眼于开拓全球市场的剑南春酒已出口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
剑南春正坚实地走在通往世界顶级名酒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