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3月5日 -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周二向“两会”提交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的报告,提出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以下为报告摘要:
**主要目标**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增长7.5%左右。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有利于稳定就业、保障民生、改善企业经营和财政收入状况。营造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提高到2.05%;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7%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视,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农产品、服务类价格仍存在上涨压力,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会有所抬头,预计新涨价因素约1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千分之六点五以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300万户以上。
--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外贸进出口额力争增长8%左右,服务贸易加快;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稳步扩大。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主要任务和措施**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控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保障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常运转。2013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赤字率2%左右。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流动性合理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小型微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在建项目等的金融支持,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201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预期增长13%左右。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