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1月中旬后企业降价或陆续停收,东北农户售粮意愿强。
截止到1月中旬前后大型饲料企业和东北深加工已经基本完成年前备货,中旬后饲料企业以滚动完成年前备货为主,降低采购量,到1月末基本接近尾声;东北深加工则是逐渐下调价格控制采购量。但由于目前黑龙江玉米水分仍在30%以上,且私人粮库陆续停收,部分农户年前给予兑换资金,因此到1月末反而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
第二,北方港口库存创新高。
在产地上量而港口贸易商陆续停收的情况下,北方港口库存创新高。截止到1月31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20万吨,较去年同期高约110万吨;1月港口周度平均库存量达到140万吨高位,超过2011年约130万吨高位,创历史新高。
第三,广东港口节前弱势维稳,供应充足,但下跌空间有限。
到1月30日,广东港口15%以内辽吉玉米价格已经下跌至2480-2500元/吨,港口库存25万吨左右,2月12日前到货80万吨,由于广东港口仍有小企业在节前备货,预计年前日均走货量将在5万吨/日上下,按照日均走货4.5-5.5万吨计算,到12日结余40-50万吨,节前供应充足。
另外,从成本角度而言,目前广东港口价格最具优势。按照目前北方港口15%水辽吉玉米平仓价2410-2420元/吨推算,到广东港口成本为2490-2500元/吨;河北玉米目前到广东港口价格理论报价2480-2500元/吨,貌似平价,但其水分在16%以上,若15%水以下玉米也较广东港口价格高,因此目前华北玉米到南方港口的量十分有限。价格优势加上年前小型饲企应该还有一波备货,下跌空间有限。
第四,华北南方天气不佳,影响物流和降水。
1月份华北和南方阴霾多雨雪天气较往年偏多,严重影响了交通和玉米水分降低,到目前为止河南河北山东粮源主流水分仍在17%左右,16%以下水分粮源十分有限。山东深加工本月不断提价基本就是受天气对物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东北产地上量和北方港口高库存将对北方价格形成压制;南方节前供应充足,但下跌空间有限;华北天气不理想和山东深加工提价影响华北市场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