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近日,燕京啤酒(000729,股吧)发布公告称,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审核通过,不过这一增发方案从公布之初连续两次调低了募集金额,调整后总募资额从26.20亿元降至16.40亿元,缩水近三成。
这是燕京啤酒第二次下调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额。由于燕京啤酒是酒类公司的投资大佬,增发额缩水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市场恶化还是分红吝啬?
2012年9月12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方案显示,计划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2亿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6.20亿元(含发行费用)。所募集资金将投入到燕京啤酒旗下11个项目的增资扩产中。
就在当月28日,燕京啤酒又发布公告称,将公开发行股票募资额由26.20亿元调整至22.36亿元。募集资金所投领域,由于受股东大会投票反对,减去了原11个项目中的2个项目出资2.27亿元收购燕京啤酒(曲阜三孔)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出资1.56亿元收购北京双燕商标彩印有限公司100%股权。
此次二度下调募集资金预期,主要是董事会决议,将募集资金不再投向对燕京啤酒(赣州)有限责任公司单方面增资3亿元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以及对燕京啤酒(衡阳)单方面增资2.96亿元进行的40万千升生产线项目。
对此,燕京方面解释称,这是考虑到“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情况”。其没有对此作出进一步说明。
对于融资额的二度缩水,有券商分析师分析认为,2012年经济增速放缓,需求萎靡,不管是啤酒,还是肉类、速冻食品等行业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其次,2012年夏天不是特别热,属于冷夏,也进一步限制了啤酒消费增长,尤其旺季销售增长下滑拖累全年业绩;第三,澳洲大麦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平均价位在330~350美元/吨左右,大麦成本上升也侵蚀啤酒公司利润空间。
但有股民却并不赞同关于市场恶化导致增发额缩水的说法。有股民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燕京啤酒位列酒类公司投资金额和再融资金额的第一名,而在股东分红上却相当吝啬,这或许是投资者看空燕京啤酒的真正原因。”
据了解,燕京啤酒于1997年6月25日正式IPO,募集资金5.87亿元。此后,从1998年到2010年,已先后通过配股、可转债、定向增发等方式,先后5轮再融资,共募得资金48.32亿元,位列酒类公司投资金额和再融资金额的第一名。
而据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的统计,燕京啤酒上市至今,累计分红金额为20.73亿元,只相当于公司总融资金额的38.25%。倘若募资总额的融资案得以实施,燕京啤酒融资总金额将超过80亿元。和其高融资相比,燕京啤酒上市至今累计分红则只有20.73亿元,仅相当于公司总融资金额的38.25%。
增长乏力或成定局
在去年9月收购金威啤酒失败之后,燕京啤酒旋即推出了公开发行方案。这一举措被业界解读为燕京想要扭转自身不利处境的“搏命”尝试。如此看来,燕京啤酒的“搏命”尝试也并为自己赢得转机。
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人士从将燕京啤酒增发额缩水的事实出发,预测燕京啤酒的融资困局已经凸显,燕京啤酒在未来将面临业绩增长乏力的局面。
从燕京啤酒的历史发展来看,燕京啤酒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73亿元,同比增15.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10.21%;基本每股收益0.6480元。
但相比之下,燕京啤酒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2.17亿元,同比增长8.1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2.83%,前三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32元。
即使与其它啤酒企业相比较,燕京啤酒的市场话语权也不算高。2012年1~9月,青岛啤酒销量达到682万千升,同比增长12.8%,销售收入高达217.95亿元,大增217.95亿元;而华润雪花则提升5%,至906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237.86亿港元,增7.6%。
但相比之下,燕京啤酒前三季度销售啤酒仅为466.4万千升,同比增长0.77%,低于行业增速和公司上半年增速。
燕京啤酒董秘刘翔宇指出,对于啤酒行业来说,当区域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利润率就会比较高。而燕京在北京和广西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所以盈利水平和能力都是最高的区域。这次融资投向的地区,是预计未来中国啤酒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是公司“未雨绸缪”。
但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却并不认同。简爱华分析指出,燕京啤酒旗下子公司存在着“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燕京啤酒前3家子公司的利润贡献占比超过80%,但燕京全国近30家子公司中,有20多家子公司勉强维持甚至亏损。“未来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村地区将成为啤酒厂商新一轮争夺重点,目前燕京啤酒仅在北京、广西、内蒙古等地占有优势。”
对于2013年燕京啤酒及啤酒行业表现,业内人士也难言乐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来看澳麦价格接近400美元,啤酒公司至少上半年仍面临成本压力。另外,行业内进行兼并收购条件仍不成熟,靠做大规模提升业绩条件也不完善。
对于燕京啤酒的增长乏力,有业内人士表示理解。“近十年来,燕京的销量增长一直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销售收入增长快于销量增长,利润增长快于销售收入,这个趋势要想长期保持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