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邝龙
本报记者 邝龙
产业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省人大代表、蓝剑集团董事长曾清荣看来,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在这方面,曾清荣走在了前列,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是一条艰苦路。
转型是发展的需求
曾清荣表示:“在德阳,除在国内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装产业,食品饮料行业的成绩也是不错的。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财税比重,食品饮料行业都在德阳前三名,产业最高比例曾达到50%,现在也保持着不错的情况。”
2012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德阳的食品饮料产业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尽管如此,大部分食品饮料企业还是保持住了原有的水平。曾清荣表示:“除蓝剑去年保持了较好的势头外,德阳其他几大名酒,如剑南春,去年业绩也是不错的。”
对于产业转型,曾清荣认为,客观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企业以发展的眼光面对未来,所以我们应当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步伐。日前国家相关部委对九大产业提出了重组兼并的要求。这主要是产能过剩,从而需要资源优化配置。”
资料显示,中国12家中央政府部门此前联合下发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通知。其中共涉及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产业化等九大产业,明确了2015年的行业集中度目标。
在曾清荣看来,转型更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产业由于对资源需求较大,也不符合长远发展的需求,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如我们德阳原来的煤矿等资源类企业,现在已经不行了;但如果拥有一个符合发展趋势的产业,培养出具有知名度的品牌,那么是可以当作一棵永远不会枯竭的摇钱树。”
过程曲折而艰难
曾清荣很早就看准了转型的要求。在目前客观环境要求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机遇,是一个难题。
曾清荣很早就迈开了转型的步伐。“我们很早就开始在做有关转型的工作,但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新兴产业并没有顶上来,目前企业还是靠传统产业赚钱,对我们来说,饮料依旧是大头。如我们投资生物产业,已经投资了500多亿,但目前回报率很低。去年医药全国产值大约在1.6亿元,但培育成本太高、周期过长。”
资料显示,蓝剑早在2001年就在成都高新区建设了“蓝剑科创园区”,园区里设置了全国一流水准的啤酒、生物工程、医药等方面的科研中心。
此外,蓝剑还根据自身产业的特点,发展了包装业。曾清荣表示:“我们蓝剑还发展了包装产业,这部分属于文化产业的内容。我们经过了多年的调整,目前技术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了,产值也跟上来了。”
对于目前企业转型的步伐,曾清荣认为有利有弊:“我们现在实施产业转型,有一个客观的利好存在,即欧美经济不景气,我们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引进许多高水平的设备、技术,从而帮助我们转型。”
但同时,曾清荣也认为:“产业转型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但由于这部分的成本、代价很高,对很多企业来说风险很大,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帮助企业转型,着眼于长远发展,出台相关帮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