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第一次的野外露营就献给了听命湖,而那一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记得刚入夜时,我和老乡轮流守着火堆,怕到了深夜因为寒冷和过大的湿度,柴火会熄灭。而后半夜,我几乎一小时醒来一次:一是因为晚上气温骤降,带来的衣服和睡袋不足以抵御寒冷而被冻醒,二是向导曾提到遇到过山里的熊,我担心篝火会熄灭,时刻保持着警惕。就在寒夜和极度的困乏中,我熬到了天亮。但令人欣慰的是,晚上在湖边看到的月亮,分外的圆润亮堂,而此时恰是10月的中旬。
第二天天色渐亮,一身疲倦的我还没来得及跑到湖边,却早已被另一番景色吸引了,漫山的高山松柏随着太阳的升起,从树尖到树干慢慢地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偶尔有几只鸟儿掠过,才让你感觉到这一切是真实存在的。我给这美景起了个名字——“日照金松”。

随后我们吃了些干粮,打理好行囊,又来到了清晨的听命湖边,深深的吸了口气,许下了一个心愿:等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再来看你。在随后的6个半小时的下山途中,才真正体会到那句老话:上山容易下山难。还好的是:不同于爬山时看到的风景,下山路又是另外一种不同魅力的难忘旅程。
建议秋天去往听命湖的朋友,露营的设备一定要齐全:睡袋(最好零度睡袋),防潮垫,强光手电,帐篷(条件允许可以带上),双层保温水杯(可当热水袋使用),足够的干粮(一般是两天的食物,最好准备三天的食物,以防万一),巧克力等。还有一样东西很重要,不过老乡向导都会提你想到,就是砍刀,鞭炮和打火机。(砍刀和打火机用来砍柴生火,而鞭炮是怕万一遇到野兽后,用于吓退它们的工具)
这次的听命湖之行并没有遇到坊间流传的那个故事:对着湖面上空的云彩喊几声,雨水就会听从你的召唤不期而至。我想这个传说,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傈僳族和怒族人民对于雨水的渴望。无论听命湖是否能听懂人类的言语,它已然是一个值得向往和探寻的地方,我也更愿意把这段旅途理解为:听从命运之召唤,吸收命运之正能量,然后继续快乐的走下去!

友情提醒:听命湖坐落在高黎贡山风雪垭口下行600米处,海拔3500多米,属于高原湖泊,如有必要可携带氧气瓶,但建议如没有强烈的高反如眩晕呕吐,可不必使用氧气瓶。出发前吃一点红景天胶囊或者口服液即可。
TIPS:
从昆明出发,游怒江至少6天(不含独龙江、昕命湖,此两处都因地理环境很原始、路况极差而无主主进入, 需花上多日徒步进入。整个旅程中因公路塌方引起滞留的可能性很大, 一旦遇上就绝对不止花而天时间) 。
怒江地图
怒江傈傈族自治州交通要道大致沿着怒江大峡谷和独龙江峡谷。公路顺怒江边延伸,所以很容易穿怒江大峡谷(假如路不断的话)。由六库出发,公路通往保山、剑川、片马等地,去六库可从昆明、保山、腾冲、下关等地乘班车前往。从昆明到怒江保傣族自治州府六库乘汽车580千米,需10—12小时。
六库县城两家汽车客运站都集中在向阳东路。从六库出发乘班车可直接到达贡山县城,然后可转车至丙中洛乡,从贡山有班车至福贡县城,福贡、六库均有班车直达昆明。
最佳旅游季节:
怒江保傣族自治州、国于受不同气压和地貌类型复杂以及海拔悬殊等因素影响,全州具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寒温带、高山苔原等多种气候类型,特点主要为垂直温差大于水平温差,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冬季的怒江大峡谷,白天天气暖和,甚至说得上是炎热,早晚就比较寒冷,要注意穿衣保暖。夏天则炎热难耐。建议秋、冬两季前往旅游,注意防晒,但穿春秋服装即可。
当地特产:
因为怒江地区尚未大开发,民风纯朴,因此基本上物美价廉,可放心购买。兽牙项链、独龙白、红雪茶、独龙毯等都是怒江地区很有特色的物品。
当地美食:
漆蜡:当地人称之为漆油。它是从漆树籽中榨出来的抽,漆油炒米酒、炒仔、鸡漆油炖鸡等,都是独特的美味佳肴。
醋酒:外地人称醋酒为“峡谷啤酒”。这种酒只有十七八度,味淡且略甜,富有营养。
肉酒、蛋酒:怒语将肉酒和蛋酒称为“侠辣”和“巩辣”,译成汉语就是肉炒的酒和鸡蛋炒的酒。这种精心调制的酒,鲜美清香,甜辣适中,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