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2年粮食产量实现创纪录的"九连增",粮价也同时出现"九连涨".国家发改委专家称,粮价平稳上涨并不会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反而促进了价格总水平的基本平稳.
中证报周五报导援引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徐连仲的署名文章指出,粮价平稳上涨利好诸多,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并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确保粮食供应、减小粮价波动幅度,长期来看为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
"如果不是在国家主导下的粮食价格平稳提高以促进粮食产量的连年增加,在国际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价格涨幅可能是目前粮食价格实际幅度的数倍,"他说,"这也说明,合理的粮食价格平稳上涨可以起到防止粮食价格暴涨暴跌、保持了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的."
在2003-2011年,中国粮食价格年均上涨8.2%,而居民消费价格(CPI)年均上涨3.0%,粮食价格涨幅比CPI涨幅高5.2个百分点,是价格总水平价格涨幅的2.73倍.从中可以看出,粮价上涨并没有导致CPI的大幅度上涨.
而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国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实行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价走势也产生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2003-2011年间粮价上涨并不是完全受市场供求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国家主动干预的结果.
徐连仲并称,粮价连续上涨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粮食供求关系仍然呈现紧平衡状态,且这和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其他农产品价格涨幅都是相协调的.
此外,"粮价上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加快,即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的增长,也调整了城乡收入结构,改善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