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老重庆酒业史话

2013-01-14 10:174840

杨耀健/重庆渝北区

早在公元前,巴人就知道酿酒享用。《华阳国志》卷一载:秦昭王曾与朐忍(今云阳县)夷人盟誓:“秦犯夷,输黄龙(黄金)一双(一两);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巴人的清酒冬酿夏熟,酿造时间长,味醇色清,为祭祀专用酒,当然是好酒。秦昭王打赌愿以黄金一两兑换清酒一钟,可能包含政治因素,但也表明清酒名贵难得。

唐代,重庆咂酒开始出现在史籍中。白居易在忠县所作《春至》诗中写道:“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咂酒一名藤酒,以米杂黍子为原料,蒸酿而成。饮酒者以竹管吸入,饶有情趣。清同治《璧山县志》卷二《物产》载:“咂酒,以蜀黍及稻糯粟麦蒸熟,和以曲蘖,入坛封固酿成。其味香美,甲于他邑。”清道光《綦江县志》、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丰都县志》、《新修合川县志》,都记载了当地生产的咂酒。

清道光初年,浙江人韩四入川做官,带来绍兴黄酒工艺,在重庆厚慈街传授技术给杂货铺老板,建立酒坊酿制黄酒,取名“允丰正”,本埠第一家酒厂开张。清同治六年(1867年),甘巨伯等人在江北廖家台首创无曲酒厂和“大渝中”酒厂,产品曾在1891年四川省赛酒会上名列第一,后又在全国酒会上夺魁,并远销东南亚。清末五口通商,酒坊遍及重庆各地,到1912年仅江津就有酒坊164家。1919年,渝北酒厂建厂。1932年,在鱼市街成立了重庆市酒业公会,主席为陈盛尧。1933年青木关果酒厂建立。

解放后,经过公私合营、组建国营酒厂,重庆制酒业迅猛发展。

1951年2月,重庆市糖酒公司成立。下半年收购黄家垭口私营“白兰福”洋酒厂,改为重庆果酒厂;收购巴县铜罐驿“正华”酒精厂,改建为重庆酿酒厂;接管公私合营“允丰正”绍酒厂。北碚专卖局接收私营糟坊,在东阳镇建白酒厂,并将生产葡萄酒的私营“永利”农场改建成青木关果酒厂。1951年建立国营江津酒厂,1953年国家投资在永川兴建“柏林”酒厂。江北、合川、铜梁、江津、大足、璧山等县也先后建立了国营酒厂。1956年,永川百余家小酒厂组成了永川县酒厂。1958年,西南第一家啤酒厂重庆啤酒厂投产,初期年产啤酒1000吨。

重庆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玉米、木薯和红苕干,为纯正粮食酒,口感极佳。因盛产柑橘,重庆配制果酒的资源相当丰富,制出香味浓郁的果酒,一度在西南、西北独领风骚。重庆生产的黄酒、绍酒、老酒,或以黄酒或白酒作基酒,浸泡花果、药材,配制而成的果露酒、汽酒、香槟酒,风味独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如何一眼识别好啤酒?

0评论2025-02-24435

德国人啤酒消费下降了吗

0评论2024-12-11455

啤酒未来发展趋势

0评论2023-04-2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