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亚总统SusiloBambang Yudhoyono 会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
BGP营地及LPG处理厂鸟瞰
携手能源合作 谱写共赢乐章
——记中油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之路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中油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印尼公司)从2002 年投资印度尼西亚石油天然气开发领域,到目前已经走过了十年光辉历程。
10 年间,印尼公司成功运营8 个油气勘探开发项目,2011 年原油产量达到567 万吨,是接管前的3.33 倍,成为印尼第七大石油公司。他们践行“互利共赢, 合作发展”理念,截止到2011年, 我公司累积实现销售总收入138.33亿美元, 十年来中方累积投资8.87亿美元。其中成本回收40.64 亿美元, 合同者所得20.38 亿美元, 印尼政府所得77.31亿美元。获得当地社会高度赞誉,并且在印尼行业公司中树立起“文化包容、业绩一流、管理高效、素质优秀”的良好形象。
2012 年6 月25 日,印尼公司获得BPMIGAS 颁发的十年特殊贡献奖。
10年间,油气产量快速增长,油气储量替换率大于1;探井成功率达到67%,成为印尼最高纪录保持者。
2002年,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收购美国戴文能源公司在印尼全部石油资产,开启了中国石油与印尼石油企业界合作的新里程。
印尼公司本着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对原有管理架构进行继承与改造。在坚持管理架构与运营模式国际化的同时,将中国石油管理理念注入其中。
8个合同区就是8个独立的公司,作业者、协助作业者、联合作业者、伙伴四种合作体制,合作伙伴有7 个。8个公司在中国石油印尼联合公司统一指挥下运行,实现了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
依据印尼石油行业法律法规,同时按照中国石油要求,印尼公司先后修订和新增了16 项管理制度和标准工作程序,控制力明显增强。如将原来设在各区块的钻井部门人员集中在雅加达联合公司总部统一调配,管理更加科学,支持更加有力。
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更大效益。按照中国石油与印尼签署的产品分成合同,效益的提升是实现互利双赢的共同目标。
投资管理突出针对性和效益性,按勘探潜力、所处的开发阶段、产能、成本回收状况,将合同区分为加大投资力度、适当控制投资、严格控制投资三类管理。
用制度、程序约束成本上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突出超前管理、全员管理,形成谁花钱谁是最终用户、谁就是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的机制。大钱小钱都实现了科学投入、少花多收。近几年,印尼公司桶油操作成本均控制在9 美元以下。
另一方面在提高储量、产量上下工夫。8 个合作区块在陆上、海上都有分布,储层上有砂岩、碳酸盐岩,油藏性质上整装构造油藏、复杂断块油藏、复杂油气水分布气顶油环油气藏等不同,生产原油、凝析油、LPG、天然气四种产品,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油田含水从20% 至99.3%不等,难度不一而足。
对于老油田增储上产,印尼公司应用中国石油先进的油藏管理理念,精细油藏描述,以动静结合分析、老井复查、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识别剩余油,提高了储量动用水平。
积跬步,至千里。勘探喜报频传,一个个新区块“浮出水面”。截至2011年年底,完成探井和评价井112 口,74口获商业油气流,钻井成功率在印尼全国居领先水平。应用堵水、补孔、压裂、薄油环水平井挖潜、分层注水等技术深入挖潜,使薄差储层物性得到改善,提高了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Basin 区块收购时已经开发了30 多年,日产量只有4500 桶,之前3 年内西方公司就没有再做地震、钻井工作量投入。接管后的区块经理张世校作为现场唯一的中方人员,带领新公司的“老员工”成功将故障气井Klalin-5 井恢复生产,弥补了电泵所用发电供气的不足,使30 口井可以正常生产,区块产量一下子提高了750 桶。员工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一边积极参与上产措施,一边争相参加自备电厂的扩容等降本活动,建起修理车间,自己动手维修电泵、燃气轮机、变压器、重型机械乃至轮船。印尼公司接管运营后,销售收入从2002 年的3 亿多美元上升到2011 年的20 多亿美元。其中有油价上升的客观原因,但更得益于作业产量的上升。在油气并举的发展战略下,天然气和LPG 的销售收入从5% 提高到50%。
在提高开发效果的过程中,印尼公司充分利用国际化资源,大力发扬中国石油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快速高效完成的Jabung 区块LPG 工程、Tuban 区块Sukowati 油田、Island 区块TBA 油田三大重点工程,为大幅度提高油气产量立下大功,使项目实际回收期提前了整整一年。
在框定的坐标内,在别人曾用高精仪器探寻过、生产过的区域里,在10%递减的老油田上辛勤耕耘取得的成果,令人称奇。
3494 人的员工队伍中,有国际雇员20 多名,当地员工占98.7%。多元文化下的共同价值取向形成开放兼容、沟通融合的国际化团队。中国古语说,“选士用能,不拘长幼,明矣”。把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放在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才是人尽其才。
目前, 印尼公司员工总数为3494 人,除中方人员28 人外,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10 个国家的20 多名国际雇员,工作在工程设计、钻井监督和生产运行等岗位;当地员工3451 人, 占98.7%, 很多优秀印尼员工走上公司部门经理甚至公司副总裁的岗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员组成的“多国军团”团结在中国石油旗帜下。国际雇员严格遵守规定程序,具有丰富国际化运作经验,就安排在监督和关键技术岗位。当地员工讲究规则,按部就班,一般交办他们具体操作和事务性工作。中方员工讲求协作,善于把握宏观局面。在联合公司,他们担当起关键管理和技术岗位,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中国石油的要求统一思想行动,尽心尽力于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的完成。
尊重是最大的平等。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的员工感受到理解与尊重。比如在LPG 处理厂,西方雇员周末可以在设施齐全的活动室里玩飞镖,喝啤酒,动手做比萨,讲各自家乡的趣闻;中方雇员能在员工食堂吃上地道的中餐,谈国内大事和公司变化;无论在办公区、厂区还是生活区,印尼员工中的穆斯林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走进身边的祈祷室,静静地向安拉祷告。这种多元文化的缩影,在每个区块随处可见。
对本地员工强调使用与培养并重,每年组织一周时间的业务培训,并选派两批优秀员工到中国参加业务学习与培训,了解中国石油的企业文化。印尼籍维修总监Janto 说,在公司感受到无论是外籍人还是本地人,都相处得非常融洽,并且从西方人和中国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新东西。联合公司副总裁Budi 在印尼公司工作了10 年,加上在收购之前的公司已经27 年。在他眼里,中国石油是个奋发进取的公司,10 年间不仅取得了辉煌的生产经营业绩,而且油气产量大幅提高,更打造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实际行动中。Budi 和与他有同样27 年经历的美国雇员James Rawles 都表示,希望在中国石油一直工作下去。加拿大籍“老孟”心甘情愿每年飞上20万公里往返在卡尔加里与苏门答腊岛现场之间,就是因为他喜欢中国石油的文化和氛围。沟通达意,融合共生。魏志刚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无数次提到“沟通”二字: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与社区、政府的沟通,与中国石油总部的沟通……充分、通畅的沟通,使印尼公司形成了互相尊重、平等对待、讲求业绩的氛围,引领着国际化团队致力于共同价值的奋斗目标。
“中国石油接管后,我们亲眼见证和参与了新油气田的发现与产量的持续提升,尤其LPG 项目的建设与投产,证明了中国石油确实是一个世界石油大公司。我们为公司取得的突出成绩和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骄傲。”公司雇员代表Sabidi 先生说。10 年来,公司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热心参与资源国公益事业,促进资源国发展,为当地人民带来利益,树立了中国石油良好的形象。印尼公司尊重印尼当地的风俗习惯,兼顾社区居民利益,与政府并肩携手,支持社区发展,共同构建和谐友好关系。公司大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油田所在地修建道路、通电搭桥,为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10 年来,印尼公司为当地社区提供了3400 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和近5000 个间接就业机会。自接管以来,印尼公司在从事油气生产的同时,提出“共同发展”的原则,不仅关注油田作业区周围的社区社会经济状况,同时还关注资源国所遭遇的诸如地震,海啸及山崩等自然灾害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为改善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印尼公司每年制定创建社区发展计划,开展广受欢迎的社区活动,从而不断地改变油田作业区周围社区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印尼公司积极支持并激励当地经济的发展
2003 年接管初期,印尼公司出资为JABUNG作业区周边当地农民购买牛,用于支持并激励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具体做法:印尼公司以合同的形式将牛提供给当地部分农民进行饲养,待小牛出生后再将母牛还给公司,然后印尼公司再将它提供给其他的农民饲养,依此类推。此项激励项目不仅可让当地农民从小牛出生后获利,同时还可从牛的排泄物中获得免费的生物气能源的来源。自这个激励项目执行以来,牛的数量已由最初的826 头增加到目前的950 头。印尼公司积极为当地农民修建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修建堤坝防止雨季洪水淹没农田;为农民购买水泵和建设水罐,有效解决旱季用水问题。印尼公司还积极支持当地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在油田周边社区实施健康与医疗计划,免费为社区老人体检和治疗;实施教育文化项目,资助贫困儿童上学;帮助修缮校舍和图书馆,改善当地社区的教育条件。
2004 年,中油国际印尼公司副总经理雷成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向印尼亚齐省和北苏门答腊在地震和海啸中的受难者捐款。
10 年来,印尼公司与当地人民融4为一体,积极参与油田所在社区的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资助文化教育事业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例如:为油田所在地人民建房、修路、修桥、修建学校,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 为其修建清真寺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作业区块周边的社区构建和谐的氛围,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截止到2011 年底,累计投入1579万美元。用于油田周边社区的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及时奉献爱心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当地震,海啸及山崩等自然灾害使印尼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时,公司怀着一颗大爱之心,为赈灾活动出钱出力。近年来,印尼频发自然灾害,包括海啸、地震、泥石流以及洪涝等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印尼公司总是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在第一时间慰问当地受灾群众,询问他们的困难,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截至2011 年底,累计捐款94 万美元。这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营造出了团结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了企业与当地的共同发展。印尼公司总经理魏志刚在回顾公司十年历程时说道:“过去的10 年中,印尼公司严格按照中国石油的要求,各项勘探开发业务活动严格遵守印度尼西亚的法律和印尼主管部门BPMIGAS 的各项规定,与印尼当地员工一道共同地完成各项任务;过去的10 年中,我们积极响应印尼政府号召,千方百计地提高原油产量。10 年的锤炼,印尼公司已建设成为一支忠于事业,业务精干,合作高效的国际化团队。”下一步,印尼公司将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坚持互利双赢的合作理念,加大投资,加快与印尼油气行业的合作步伐,实现中国石油在印尼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