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概况】
股市:空头尾盘试盘 上涨或接近尾声

图一:大盘分时走势图
图中,尾盘一个小时空头主力试盘迹象明显,上证指数也已接近箱体顶部。
期市概况:红多绿少 “空气”弥漫
期市整体走弱;PTA、连塑继续走弱,PTA1305今日跌1.27%,连塑1305跌1.34%;玻璃1305尾盘飙升,涨1.79%收光头阳线;期银连涨数日,今日再次收阳,涨0.83%,期金涨0.8%。
【玻璃1305】

玻璃1305最近呈现“芝麻开花”走势,均线离差持续扩大,量能稳步上升,多头主力节奏把握得较好。
玻璃价格处于上升周期中
玻璃价格存在周期规律
从2000年以来上海地区白玻价格看,第一个高点为2000年10月的2300元/吨,此后价格一路下跌,最低到达2002年10月的1200元/吨,历时24个月。从2002年10月最低点算起,至2004年1月价格最高达到1900元/吨,历时15个月。第二个高点从2004年1月算起,至2006年4月达到最低点1150元/吨,历时27个月。再以此最低点算起,至2007年10月价格再次达到最高1900元/吨,历时18个月。第三个高点从2007年10月算起,至2008年12月价格达到最低点930元/吨,历时14个月。这波下跌过程主要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跌得快而急,以至于下跌时间偏离了正常下跌周期范围。之后从2008年12月最低点起,至2010年3月价格达到最高的2120元/吨,历时15个月。第四个高点从2010年3月算起,至2012年4月价格达到最低点的1280元/吨,历时25个月。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正常情况下,玻璃价格上涨周期一般在15—18个月,下跌周期一般在24—27个月。理论上,此轮玻璃价格下跌周期应该已经结束,后期应该步入上涨通道。如果按2012年4月为最低点,加15—18个月,那么上涨高点可能出现在2013年7—10月间,价格在2000—2100元/吨,极端情况可能达到2500元/吨。
2013年二季度或出现明显回升
玻璃下游需求中,建筑玻璃占比最大,达到了70%。反映房地产情况的指标有很多项,与玻璃相关度较高的参数指标是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一般而言,房地产销售面积变化会领先新开工面积4—5个月,而新开工面积公布后8—9个月,玻璃需求会出现相应变动。比如,2008年12月国家推出房地产支持政策,销售面积指标处于上升趋势,4个月后,即2009年4月开始,新开工面积指标在销售面积指标带动下呈同趋势变化;12月国家开始出台抑制房地产相关政策,销售面积指标开始滑落,5个月后,即2010年5月开始,新开工面积指标跟着下挫。
从玻璃市场看,2010—2011年玻璃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并未出现大幅下挫,这就是因为2009年4月,新开工面积指标开始上扬,此时对建筑玻璃需求较大,价格难以下跌。从时间节点上计算,这大致晚于新开工面积指标变化时间9个月左右。而在2011年2月,玻璃价格出现下跌,这是因为2010年5月新开工面积指标下挫,对于建筑玻璃需求明显偏弱,导致价格下跌。从时间节点上计算,这也晚于新开工面积指标变化时间9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