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请听罗渊的收藏经:市场低谷正是出手好时机

2012-12-31 10:223160
请听罗渊的收藏经:市场低谷正是出手好时机
罗渊作品。
请听罗渊的收藏经:市场低谷正是出手好时机

  有经验的藏家如何出手?

  收藏周刊记者赵旭虹 实习生张剑威

  2012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投冷淡,不少藏家都静观其变。但有些藏家却依然如故,按部收藏,在他们看来,市场低谷正是出手的好时机。

  人物简介

  罗渊

  字清源,闻韶轩主。1961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物鉴藏家协会常务理事。

  今年用200多万元收藏了十余个画家数百件作品

  画家一般不买画,尤其是买同辈甚至是未成名的画家的作品,但知名画家罗渊却热衷于收藏书画,他从2003年开始,已系统地收藏了4000多幅书画。2012年经济不景气并没有影响罗渊的收藏计划,这一年里,他用200多万元收藏了十多个画家的数百件作品。这里面,既有已成名的大画家,也有具潜力的中青年书画家,包括郝鹤君、邓超华、刘斯东、孙景隆等。罗渊给自己的收藏定位是:直接从熟悉的画家手中收藏作品,百分之百保真,把假画风险降为零;物色优秀原始股、潜力股,画价已经炒得很高的不买,不跟有钱的大老板竞争;看好的画家大量买入。

  2003年以来,罗渊一直保持着长线收藏的战略。他收藏的资金来源70%是自己的卖画所得。罗渊说,他创作的画毕竟有限,但用他卖画的钱进行书画投资,无形中等于创造了更多价值。

  性价比高,是他衡量收藏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举例说,同样是画功好艺术造诣深,并具有个人鲜明风格的画家,一个社会影响广,宣传力度大,一个相对低调。那他肯定收藏后者。但目前很多收藏家被炒作出来的知名度所迷惑,如何用最直接的方法来判断是炒作行为呢?罗渊认为,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很强的宣传攻势和事件营销,或制造天价拍卖效应,这些都可视为炒作。罗渊以啤酒为例,假设珠江啤酒(002461,股吧)和青岛啤酒(600600,股吧)价格相当,那选择哪个都无所谓,但如果青岛啤酒天天在电视上做广告价格随着知名度一下飙升了几十倍,那他肯定不买,因为品质没有跟着提升了很多倍。罗渊说,受资金限制,他的收藏取向当然是追求价值最大化,尤其不想为炒作埋单。

  2003年1000元/平方尺买的画已升至5万元/平方尺

  罗渊将他的收藏心得概括为一要有闲钱,二要有长线收藏的心态,三是要多做功课。罗渊说,闲钱就是你几年内都不急着用,就可以用来买画了。罗渊说,他认识一个女球友,之前被天津文交所爆炒的艺术品股票模式所诱惑,在某画店的鼓动下,联合另外两人合资10万元买了一幅名家作品。罗渊一看,原来是赝品。罗渊说,他认识的朋友当中,超过一半人收了很多没有多大价值的书画,要么是赝品,要么水平很差,但又吹得很高,价格很贵。

  心态好,就是有信心和底气进行长线投资的心理,从中享受慢慢升值的过程。罗渊认为,收藏艺术品核心的功能是欣赏。那些资深收藏家,他们的成功感首先是拥有好的藏品,而不是变现。罗渊为自己设定的收藏周期是三年至五年,升值五倍以上,对优秀中青年画家,一般以五年到十年为一个周期,升值率预期为十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画家的市场价已高于这个预期。他举例,2003年左右,他买了一批刘济荣的画,当时的价格是1000元/平方尺,几年前他以3000元/平方尺的价格卖掉了一部分,当时还蛮高兴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却很后悔,目前刘济荣的市场价已升至5万元/平方尺。罗渊说,经过三年到十年的沉淀,随着画家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藏品变现的渠道如拍卖会、画廊、收藏圈子的交流等就会不断增多。

  多做功课就要多了解艺术,多问专家,多问藏友,综合分析各种意见,然后做出判断,以规避风险。最有效快捷的一种方法就是找一位可信赖的顾问,用他积累多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你决策。

  对话

  收藏不能用画家是否获奖来衡量

  收藏周刊:因为同是画家,收藏起来会不会就便宜很多?

  罗渊:如果数量不多的话,画家其实不会因此便宜多少给你的,不能因为交情而破坏市场行情,大家都明白。但是,如果是大批量的话价格自然会比零售便宜很多。或者画家急着要一大笔费用。作为画家,我的一大优势是,比一般藏家眼光要准。

  收藏周刊:曾经获奖是收藏的重要标准吗?

  罗渊:获奖最好是中国美协主办的赛事,这对其收藏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不绝对。有一种情况,画家获奖作品很好,但平时作品并不好。而有些画家是不能用获奖标准来衡量的,比如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他们就从没有获过奖,但他们创造性地确立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并影响深远。所以收藏关键要看画家是否在学术上有很大的追求及成绩,还要衡量他的综合素养。

  收藏周刊:收藏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么办?

  罗渊:这就要说到艺术品投资收藏的特性了。首先,艺术品收藏的一大功能是欣赏性,它不像股票,只是一个数字,艺术品有丰富的文化特质。好的艺术品,以百年历史来看,它的价格一直是上升的,只是有快慢之分,这是百分之九十九肯定的。剩下的百分之一,那才是风险。前提就是“好的艺术品真迹”。

  2012年收藏事件盘点

  1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

  2 中国拍卖行领头羊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先后赴香港进行秋拍

  3 苏富比内地首拍

  4 艺术品查税风暴

  艺术品查税风暴是从IFAS艺术运输公司的高层被海关方面控制而开始的,这次风暴随着因查税风波牵连而被调查的何炬星、黄宇杰、伍劲等人被释出而告一段落。

  5 红木新国标出台争议重重

  6 各地文交所理整顿进入扫尾阶段

  7 798等艺术区生存状况恶化

  8 过云楼藏书之争

  6月4日,江苏凤凰集团在匡时拍卖以2.16亿元竞得过云楼藏书,此消息引起了一场牵扯多方的古籍争夺战,最终以江苏凤凰集团获得这套藏书而告终。

  9 汉代玉凳拍出2.2亿引发洗钱嫌疑

  (信息来源于网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