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2月28日 - 为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发布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及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均提高四个百分点,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刊登的新闻稿称,规划从深化服务业改革、创新政策支持两个方面提出改革任务.提出了电信、铁路、航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行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明确国有服务业企业以及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业的改革方向,以及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任务要求.
"总体要求是大力推进服务业各项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政策支持,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新闻稿称.
规划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农村服务业和海洋服务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的重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要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设计咨询、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电子商务、工程咨询、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生活性服务业则包括:商贸服务、文化产业、旅游、健康服务、法律服务、家庭服务、体育产业、养老服务、房地产服务.
农村服务业是中国服务业的短板,规划强调,要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推动农村服务业水平尽快上一个新台阶.
而海洋服务业对于提高海洋开发、运输保障和综合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是需要大力开拓的服务业新领域.规划强调,海洋服务业要紧扣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要求,加强陆海统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
2010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仅为43.2%,而全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72%,发达国家接近80%,与中国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平均在54%左右."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两个服务业占比指标均未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虽有上升但远低于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的目标.
2012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的主要指标,也未能实现预期的增长幅度.服务业发展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