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过劳死”、“猝死”等名词不断冲击着现代白领的神经。前段时间,各单位职工都进行了体检,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医院的体检中心,解读各单位职工体检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三高”、甲状腺结节和高血尿酸已经成了威胁市民健康的前三名“杀手”。
【第一杀手:“三高”】
男性高于女性
高血脂发病率最高超六成
市一院体检中心副主任护师夏月萍介绍,根据目前的相关统计分析,心血管疾病几乎是所有单位职工体检结果中健康隐患最高的疾病。
对此,记者随机抽取了四家单位职工体检结果的统计分析表,发现高血脂的发病情况最高已达60.88% ,而最少的也已经达到31.74%。"三高"已经成了绝大多数单位员工最大的健康隐患,这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都有很大的关系。”夏月萍介绍。
据介绍,由于压力大、缺乏运动以及长期抽烟等,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变浓。”夏月萍介绍,女性“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状要明显低于男性,“不少女性出于对身材的考虑,会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摄入,这方面的饮食习惯对女性的心血管健康是很有利的。”
【防治建议】
饮食要合理,尽量多运动
市一院内科主任张振刚介绍,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要防治结合,并且预防应该起主要作用。“最经济的就是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饮食上采取倒金字塔结构,最底层是五谷杂粮,往上依次是水果蔬菜、肉制品、调料等。”据悉,运动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大的作用。“能走路就尽量少骑车,能骑车就别坐车,尽量多运动,但一定要控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杀手:甲状腺结节】
颈部肿大无疼痛
食品添加剂和压力大所致
在随机抽取的一份统计分析表中,记者发现“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已经高达10.28%。“由于不是每家单位都会做这个检测,所以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情况,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还是比较高的。”夏月萍说。
市一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王颖博士介绍,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肿块的统称,主要症状是颈前区肿大,男性在喉结部位,女性在甲状软骨部位。“一般来说,体检发现的病人并无疼痛症状,只是颈部肿大。若有疼痛感,可能是甲状腺炎。”
王颖介绍,甲状腺结节恶化有可能导致甲状腺癌,且在临床上,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病,因此需要引起重视。王颖分析,“考虑到扬州的地域特征,食品添加剂和精神压力这两方面可能是最主要的促发因素。”
【防治建议】
无需刻意控碘,放松心情
专家建议,在饮食方面,良性结节无需刻意控制碘的摄入,也无需更换“无碘盐”,每日正常饮食即可。对于恶性的甲状腺癌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饮食并配合治疗。此外,还应适当地缓解压力,散步、慢跑、听一些轻音乐等可以一定程度上放松心情,对减少疾病的发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杀手:高血尿酸】
大拇指红肿疼痛
原来是“血尿酸”高了
小张是一家企业单位的销售人员,由于工作勤奋,3年不到已经成了销售部经理。但随着应酬不断增多,不仅渐渐有了“啤酒肚”,他还发现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即使睡上半天也得不到缓解。最近两个月,小张发现自己的左脚大拇指有些红肿疼痛,原以为是走路走太多磨出来的,一直
没放在心上。直到前段时间单位组织体检,医生告知他血尿酸偏高,而脚上的红肿疼痛很有可能就是其引起的。据悉,小张的血尿酸值已高达500mol/L,而在临床上,男尿酸正常范围是149—416mol/L。
市一院血液内科副主任杨宝生介绍,每年到体检时,就有不少人发现血尿酸偏高而前来治疗。据悉,血尿酸是指血液里面尿酸的含量,主要存在于一些动物类食品、海产品中。
据了解,近年来血尿酸偏高的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杨宝生分析,这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关,人体摄入的动物类食品比较多,加上代谢速度跟不上,就会导致体内血尿酸的含量过高的比率也逐渐增高。“在发病人群上来说,男性稍微要比女性高一点,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因为过量饮酒会增加发病的风险。”
【防治建议】
患者三种食物不能吃
杨宝生分析,好多患者最后转成痛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饮食方面不注意。杨宝生说,血尿酸偏高以及患有痛风的患者平时应注意有几种食物是不能吃的,一是豆制品;二是海产品;三是熬煮时间过长的动物类食品,像骨头汤、红烧肉等。“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没有节制地大吃大喝,特别容易引起人体血尿酸偏高,尿酸过高后,若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很容易引起痛风,一旦引起痛风,就会变成终身携带的病症。”杨宝生说。
见习记者 夏超群 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