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酒鬼酒身陷塑化剂风波后,国酒茅台也麻烦缠身。近日,有网友“水晶皇”在香港自购53度飞天茅台送检,上周日晚其在新浪博客上公布检测结果称,茅台中的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使用最广和产量最大的塑化剂)超标。该消息使得全国关注的塑化剂事件因为这个酱香白酒第一品牌的“加入”而再度迅速发酵。昨日,贵州茅台(600519,股吧)临时停牌,白酒股也应声大跌。茅台集团则回应称,经自查和权威机构检测,茅台中未检出塑化剂。
起因:
网友买茅台送检查塑化剂
12月9日晚10点多,网友“水晶皇”在其博客上公布了其于11月29日购买的53度飞天茅台在香港送检的检测结果,称其在香港专卖店购买的200ml茅台酒检出DEHP含量为3.3mg/L,该数据比此前中国酒业协会引用的国家标准高了120%。
“水晶皇”在博客上公布的检测报告显示,香港检测机构根据GB/T21911-2008的国家标准,对送检的贵州茅台(600519)产品进行了6种塑化剂组分的检测,其中除了DEHP含量为3.3mg/L外,其他组分均未检出。而此前中国酒业协会引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中,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DEHP残留上限为1.5mg/kg。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和欧洲都有人体对塑化剂耐受量的限制,美国的标准中,DHEP为0.04毫克/天·公斤体重;在欧洲的标准中,DHEP为0.05毫克/天·公斤体重。
茅台:
产品自行送检不含塑化剂
在酒鬼酒事件发生后,白酒股市大跌,茅台酒市值蒸发已达266亿元。而该“水晶皇”网友的消息一经发布,昨日早晨,茅台立刻发布公告,宣布从当天起开始停牌,同时,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茅台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事作出快速回应,针对此次“塑化剂”检验也提出了六点质疑,直指该报告或非原件。
昨晚7时左右,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最新公告称,台湾“塑化剂”事件后,公司对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塑料制品进行了全面筛查和风险评估,并自送产品至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结果均符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卫办监督函[2011] 551号)关于DBP、DEHP和DINP最大残留量 (分别为0.3mg/kg、1.5mg/kg和9.0mg/kg)的要求。同时请求国家各级监管部门抽检本公司产品并将结果及时公布。此外,茅台公司还向国家各级监督机构、权威检测机构、消费者、投资者和媒体等关心茅台的各界发出邀请,到公司实地考察和调研。
公告公布的由以上3家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送检样品均为53度飞天茅台,送检产品生产日期分别为2012年7月11日、2012年7月11日、2012年10月24日。前两家机构的检测完成日期分别为8月13日、7月31日,而由上海天祥出具的报告显示送检日期12月3日,完成检测的日期为12月6日。3家检测机构的送检项目均为16种塑化剂含量,参考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911-2008”,结果均为“未检出”。
专家:
或是做空白酒阴谋在发酵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付生对记者表示,茅台是白酒的龙头,稍有消息爆出,就会影响整个白酒板块的股市走向。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营销委员会主任李唐认为,这或是有人在资本市场企图做空中国白酒业的阴谋还在发酵。李唐告诉记者,前几年通过做多头推高白酒股价,现在做空头、通过打压白酒上市公司,压低股价,逢低吸纳,这是金融市场的惯用手法,2012年以来,一系列事件表明,有一股势力企图打压白酒上市公司。该少数人的阴谋,利用了百姓的恐慌心理和媒体,将这个信息放大,上市公司的信息会影响股民心态、股民心态又会影响股市价格,进而使计谋得逞。
李唐建议,白酒企业要对库存产品分批次检测塑化剂,换掉所有塑料装备改用高科技材料,等国家出台国家标准后对比再采取处理方式。“只要国家标准不出台,这种事情仍然有机可乘”,李唐说,外国烈性酒也没有塑化剂含量标准,国外蒸馏酒蒸馏工艺、勾兑工艺和中国白酒相似,目前业内多认为塑化剂是源于蒸馏的后加工程序上,即保存、运输程序,但是李唐说,目前没有接到过国外烈酒塑化剂超标案例。
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秘书长宋书玉表示,该网友送检茅台酒塑化剂超标事件目前很多信息都不清楚,不好做出评价,炒此事件或许是另有目的,他说,该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目前的塑化剂国标检测方法是食品方法,酒是特殊食品,酒的成分物质非常复杂,该标准检测白酒的方法科学性有待考证,“据了解是误差性特别大,需要风险评估”宋书玉说。
消费者:
在没权威定性前尽量不喝
消费者谭先生因为负责公司接待工作,每年都要采购几批高端酒,包括茅台,他表示该事件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出来定性之前,暂时不会在请客时喝,自己也不会喝。消费者李先生对记者表示,家中还有几瓶朋友送的茅台酒,暂时也不会喝,如果茅台也塑化剂超标,那么白酒都难以幸免,以后喝点啤酒算了。
网友“摸摸啊”则提议说:“对于港人"水晶皇"的报告,有人相信、有人怀疑,我建议水晶皇做以下事:1.将结果通知香港的消费者委员会,食物安全中心;2.将结果给予香港媒体。请将事情放到阳光下、彻底的公开!相信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食物安全中心、媒体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经销商:
未接到消费者退货要求
记者昨日采访广州两个酒类经销商,其中俊涛名烟名酒董事长张健伟对记者表示,在酒鬼出事的时候,公司旗下所有门店均张贴了告示,说明从未销售50度酒鬼,以及详细解析了塑化剂,这期间,只出现了一名消费者前来退酒鬼的其他系列酒,而之前购买酒鬼的部分消费者则对店里表示以后要改喝洋酒。
对于此次茅台也身涉塑化剂风波,张建伟表示暂时不会贴出告示,要等相关部门定性后再说,他同时表示,希望政府权威部门能够在塑化剂事件上有个清晰的表态,解酒企、消费者、行业的困惑。
另一位茅台酒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他还没有接到相关消费者退货的要求,茅台酒也是照常售卖。
事件回顾
茅台塑化剂风波
11月29日,网友“水晶皇”在新浪博客上称,其到香港的茅台酒专卖店买了一瓶53度飞天茅台酒(200ml,价格为1780元,出厂日期是2012-05-11),并将酒送到了检验中心,7个工作日才能知道检测结果。
12月6日,身份认证为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的网友“崔文官”发布微博“茅台在香港的检测结果出来了,含量在0.5mg/L,超过其他行业标准的0.3mg/L的水平。”微博一出,茅台股价随之大跌。“崔文官”随后表示消息不实,并表示歉意。
12月9日晚,“水晶皇”在其博客上公布了茅台飞天酒的送检结果,称结果显示酒中含有的塑化剂成分含量为3.3mg/L,超过相应标准120%。
昨日下午,“水晶皇”在其博客上回应质疑,强调酒是从香港的专卖店买的,若是假的则将向香港海关举报,对于200ml的53度飞天茅台卖1780港币,他回应是加了100%的酒税。
昨晚7时,茅台发布最新公告,称从今年7月开始自行将产品送至国家权威机构检测,3家机构的检测结果均显示不含塑化剂。
该起事件导致茅台股价应声下跌,截至上周五收盘,已跌至198.79元/股,市值缩水逾266亿元。
相关
茅台昨起停牌股价风光不再
“送检风波”再演高潮,贵州茅台昨日早上发布公告称,因重要事项未公告,从即日起连续停牌。茅台这一停牌可苦了酿酒板块其他公司,昨日早盘,酿酒板块整体表现较弱,洋河股份(002304,股吧)、五粮液(000858,股吧)、古井贡酒(000596,股吧)、水井坊(600779,股吧)、泸州老窖(000568,股吧)等均跌逾2%。不过午后随大盘上涨,酿酒板块也集体拉升,行业个股纷纷翻红,截至昨日收盘,酿酒板块上涨2.19%,后来居上在各行业板块中涨幅都居于前列。
即使如此,自酒鬼酒陷入“塑化剂风波”以来,整个食品饮料板块仍然受此拖累大幅下跌。作为白酒行业龙头的贵州茅台股价,从11月18日“塑化剂风波”爆发前一交易日的224.40元最低跌至184元,其市值最高缩水达419.35亿元,至今股价跌幅仍有11.41%。在最近的连番下跌后,原本强势的白酒股已有半数公司跌回年初水平。
针对上述事件,平安证券分析认为,“白酒股为首食品饮料股价复苏时间可能再次拉长”。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相关报道见B叠)